今天老麦就跟大家聊聊
我女神的新作
昨天凌晨
《花木兰》第一版预告片曝光
就被热心网友们喷了个不行
.
.
.
.
.
.
(来自微博:@青红造了个白)
老麦还怀疑个事儿
另外,取景地的误差
古人满屏流利的英语
也都饱受诟病
很多人说:
刘亦菲又接了一部烂片......
的确,在MAX眼里
中国女演员里真算得上靠脸吃饭的
只有刘亦菲
凭她的演技、戏路
能火这么多年绝对算是奇迹
但她好就好在除了演技没有其他槽点
无炒作,不综艺
在西方人眼里
她也绝对称得上东方美人的代名词
这就有文化输出的前提
98年,迪士尼上映《花木兰》卡通版后
花木兰确实一跃成为中国的迪士尼公主
真人电影的新闻
当时也一举登顶推特热搜
而且咱们说:槽点最大的妆容
人家那段戏也本身就是搞笑的
所以这夸张的妆容显然也是符合剧情的
而且迪士尼愿意花1亿美元打造《花木兰》
其实也足见诚意
这部电影折射出的
更多是我们自己的文化问题
西方拍不好《花木兰》,不正常吗?
正因为西方拍不好《花木兰》,中国人才应该庆幸。
艺术,虽然有时写实
但并不都是在追求真实
我们拍给老外看的中国戏
凭借意念就可以决斗分胜负吗?
人真的可以站在竹树梢上吗?
长城真的有那么多暗门机关吗?
——但这就是文化输出之必要。
有些艺术家,不自觉地迎合了这个“必要”——
精武门里,人人都可能叛变,陈真不会;
复联3里,人人都可能认怂,美队不会。
这是很类似的东西。艺术追求的从来不是真实,我们应该谅解。
从目前的预告片来看
迪士尼并没有丑化花木兰的意思
相反
是尽可能在他们的片子里
展现西方观众期待看到的“神秘东方”
迪士尼
只想要一个征战沙场的东方女战士
当然,也有人认为
这不是文化输出,而是文化贱卖
MAX认为:
他说的真没错
《花木兰》就不应该轮到迪士尼去拍
一如“端午节”就不应该被韩国申遗
对于我们的文化
我们总是后知后觉
有点过于大度
以至于任其消失任其式微
相反,我们是乐于、习于、频于接受新东西的——
中国可以有嘻哈,中国可以有街舞,中国可以有电影,但民乐呢?传统服饰呢?
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概念一直很迷
很多人会认为
《赛马》就是传统文化
你用二胡拉《东风破》就不叫传统文化
这不是很可笑吗?
传统文化要留下来,势必要变成潮流
变成时下年轻人也能爱上
也能感动的东西
用传统乐器,创造今人也喜欢的旋律
全世界都在这么干
我们没有——很少
试看《火影忍者》里面的配乐
这些本来可都是中国的乐器
是狭隘,让我们淡忘了传统
中国功夫为什么很多会失传?
电影《师父》里就说了
都在窝里计较,都在藏着掖着
都在排外,都在排内
这就很尴尬了
作为一个阅片无数的老司机
MAX认为东方的影片
出路还是在内容上,而不是特效
近10年最好的华语电影
在MAX心中有三部:
我们能记得的都是精妙的台词
和演员精湛的演技
讲跌宕起伏的故事
才是中国人的看家本领
你如果仔细去比
全世界的爱情、家庭都是“红楼梦”
反倒是近些年西班牙、泰国异军突起
做了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
你能说《看不见的客人》
没有《阿凡达》好看吗?
《阿凡达》我可能不会想看第二遍
也无法从它的故事里启发出更多故事
但凭借剧情取胜的影片
却会让你一遍又一遍想起那些名场面
中国的电影人
不应该用自己的短板去追人家的长板
MAX还是掏得起这个票钱
如果你也和MAX一样期待
就点一个“在看”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