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可以减肥”,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是的,太多的实例让我们看到跑步减肥的巨大效果。但也有人跑步了,体重却没什么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实际上,减肥的发生涉及众多因素,而不仅仅取决于运动这一个因素。那么,跑步了体重却没变化,原因在哪里,又该如何应对呢?
原因1:饮食问题,动得多、吃得更多。
目前最主流且有效的减肥理论就是“能量负平衡”理论,即确保每天的热量消耗大于热量摄入。如此,身体就会被迫动用储备能量(脂肪)来供能,从而达到瘦下来的目的。显然,跑步有助于增加热量的消耗。然而,运动也会让人更想吃、胃口会更好,吃得更多,如果对饮食不加控制,实现减肥目标仍就会比较困难。而且一些长期运动的人,由于不控制饮食,还可能患上脂肪肝。
特别是当一个人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减脂目标时,几乎无法绕开饮食控制问题。规律运动和热量摄入减少同时进行,永远是实现快速减肥的最有效的方法。
对策:如果跑步锻炼后体脂率无变化,首先应检查饮食控制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运动饮食方案。
原因2:运动频率、运动时长和运动强度到位了吗?
接下来就涉及运动本身的问题了,以跑步为例,并不是跑步就一定会减肥成功。运动频率、运动时长和运动强度始终是左右减肥效果的三个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
运动频率,是指每周安排运动的次数。如果低于每周三次,则运动效果几乎无法累积。所以无论是坚持了两个月跑步,还是坚持了六个月跑步,在此期间每周至少应保证3次运动。
每次运动时长又该多少呢?半小时以上,最好能达到40分钟以上。按照国家体总在《全民健身指南》中的建议,运动减肥者每次的有氧运动时长应在45至90分钟之间,而且建议的运动频率达到每周5至7次。
每次长时间持续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是减肥的最佳方式之一。但如果只是采用快走或者走跑结合,则运动强度过低,也难以达到较好的减肥效果,除非大幅延长每次运动时间。
对策:从运动频率、运动时长和运动强度三方面,重新设计跑步方案。
原因3:身体已经适应,你还在匀速跑。
实际上过低的运动强度,会让身体更快地适应,从而更快、更早地进入平台期。就算运动强度控制得不错,采用单一的运动方案,比如一直每周跑步三次,每次均速慢跑30分钟,身体也会很快适应,或许在二三个月之内减脂效果就消失殆尽。这时若不采取调整措施,那么体脂率就可能长期陷入泥淖,无法自拔。
在讨论以上三点原因时,御行君一直用的是“减脂”一词,而不是减重。因为减肥的本质是减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肥,而体重并不是非常重要。以拥有魔鬼身材的肌肉男为例,他们的体重并不比相同个头的普通人低,甚至还更高,但却并不胖,因为骨骼肌含量高、体脂率低,这正是他们身材好的秘密。
由于在相同重量情况下,肌肉的体积只有脂肪体积的约四分之一,所以在运动减肥的过程中,此消彼长造成体重无变化也属正常现象,而且是好现象。从一个体脂率偏高、超重或肥胖的状态,要达到一个理想的体脂率水平,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其间会经历数次的平台期。因而保持耐心,也是最终实现减肥目标的重要因素。“健身以年为单位来衡量效果的”,此言不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