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香港四大才子蔡澜的一条微博火了。
有人问他,应该如何走出舒适圈?蔡澜回答说:为何?
最近两年,“老师”越来越多。鼓吹大家逃离舒适圈,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的文章呈现刷屏级别的传播。都渲染一种思维,想要突破现状改变自己,走出舒适圈,去做一些不擅长的事。
不少被思潮影响的人,在新的岗位中屡战屡败,最终做回自己,却已经被曾经落后自己的人赶超……
那些真正做出一点成绩的人有多少是走出了舒适圈的呢?特别是健身圈的大神们。
陈挺是一名来自中山的私人教练,从2012年开始接触健身。日前在上海举办的dms冠军杯健身健美公开赛,已经是他参加的第六场比赛。
“那会健身主要还是为了身体健康,之前身体特别瘦弱。” 陈挺回忆起当时进入健身圈的原因。
真正开始系统性的学习是从2016年开始,也算进入了一个循环深入的阶段。“健身可能是除上学之外坚持最长时间的事情了。”陈挺笑道,毕竟已经坚持了四五年,让他决心往职业方向发展。在自己擅长和熟悉的领域,一定比开始新的事业要容易很多。
“都说万事开头难,开头最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备赛再苦其实也不算什么了。”
“训练根本谈不上累,其实是一种幸福的体验。可能控制饮食难受一点,毕竟吃是一种欲望,很多时候只能用魔兽的bcaa去调剂一下口味。特别是在赛前,一个星期开始断盐到最后的断水。我总会去想象比赛后那第一口水的滋味,感觉我的全部精力都在被那第一口水吊着。但走上舞台,最佳状态自然而然。”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说不出的苦,一个健身者欣然接受的苦,都是在构建自己舒适圈的防火墙。
“我觉得减得不够干,还是挺遗憾的。”
这一场次的比赛,陈挺依然不太满意,但只能寄望下一次的改善。
和陈挺相比,小将黎德攀已经崭露头角,取得了70公斤级第一名。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比赛,而坚持健身也已经有5年的时间。
黎德攀说自己刚开始练的不是很好,主要是徒手锻炼。之后去健身学校,又去一些健美训练营里面学习。实在是因为喜欢,就一直在这个点上钻研。“其实也谈不上坚持,喜欢的事情都不需要坚持,规律和习惯就很自然了”。
有规律成自然的,还有规律成疯魔的。何溢在准备dms比赛期间,一次低碳日硬拉低血糖差点晕倒在健身房。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何溢这第一次比赛就拿到了争夺冠军的“门票”。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因为和另外一位选手的比分相同,我被裁判长叫上台加赛一场。那个时候我的情绪真的是特别激动,已经有些失控的感觉了”。就是这细微的失控,何溢与冠军失之交臂。
何溢并不觉得遗憾,毕竟赛场经验少,人人都得经历这第一次,上帝肯定是公平的。真的喜爱,总能自主在领域内精进。虽然黎德攀获得了第一名,还是找出了很多的不足。“这次做的不够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饮食方面,控碳控得太早了,导致最后充碳充得不是很好”。
时间和汗水雕刻下的肌肉,是你最大的长板。增强自己在一个点上的能力就是在间接扩大自己的舒适圈,那些不怀好意劝你逃离舒适圈的人都想挣你焦虑的钱,别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