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授权转载自【维他狗营养家】
微信号:wtgyyj
在肥胖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盛行下,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了。
这不,很多商家在开发和宣传自己的商品时,纷纷的都尽可能给它们贴上健康的标签。
当然,这样的标语确实也吸引了一大帮想要减肥减脂朋友的眼球,一个个仿佛跟看到了瘦身的救命稻草似的,对此趋之若鹜。
不过这样所谓的“零脂肪”食品真的能帮助大家减肥减脂吗?
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这宣传背后的真面目,相信看完这篇的你估计会有不同的想法哦。
1. “零脂肪”真的等于“零热量”吗?
2. 吃 “零脂肪”食物真的能少长胖吗 ?
3.如何正确选择食物,躲避过多能量的摄入呢?
“零脂肪”真的等于“零热量”吗?
减肥就是减脂,这种标语听多了,真的很容易误导大家。
让很多不了解食物营养成分的朋友都以为,这减肥只要注重减脂,注意脂肪的摄入就好了。
但事实可并非如此。
要了解自己吃进去的食物是否有长胖风险,得先从了解食物产能营养素开始。
人体摄取食物的时候,一方面是为了获得营养,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获得能量。
而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这三类营养素。
1g碳水化合物能产生能量4千卡
1g脂肪为9千卡
1g蛋白质为4千卡。
所以只是打着“零脂肪”的标签的食物,也不代表它就是“零热量”,关键还得看看它的营养标签上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的含量。
零脂肪头号网红:乳酸菌饮料
翻了下某宝平台,当属“零脂肪”乳酸菌饮料最多。
一看它们的营养成分表,零脂肪确实是零脂肪,连反式脂肪酸也不含,但细一看,
就小小的一瓶100毫升乳酸菌饮料,喝下去就有10克糖进入身体了。
10克糖有些朋友估计没啥概念,那狗狗把它与大家心里都标属为发胖饮料的可乐对比下就清楚了。
就上图大家可以看到,330毫升为一份的可乐,所含碳水化合物为35克,大家稍微换算下就会发现,
一瓶100ml所谓“零脂肪”乳酸菌饮料的含糖量竟然与100ml的可乐不分伯仲。
此外,找了几款“零脂肪”乳酸菌类饮料,发现有些所谓“零脂肪”乳酸菌饮料竟然每100ml能含有66克糖,几乎是可乐的2倍了。
就这样的零脂肪高糖饮料,大家还能相信喝它没有长胖风险吗?
喝多了它该考虑的不应该仅仅是长胖问题,可能带来更多的是健康隐患了。
可是可以,但是刚发酵出来的原味酸奶口感其实是特别酸的,而大家市面上看到酸奶的普遍口感,
真正能做到无糖和零脂的酸奶,长胖风险虽然低,但那口感并不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
还有很多人把酸奶当作减肥必备饮食之一,喜欢餐后来杯酸奶。
与其一味地去选择或者相信商家打出来的“零脂肪、无糖”的商品,不如我们自己做到心中有数。
其实,大家如果去超市买食品,其货架上的商品一般都是有营养标签的,而食物的能量就是营养成分表的第一位。
比如:下图是一款零脂肪全麦吐司面包的营养标签
第一排就写着每100g拥有986千焦的能量,千焦是我国能量的标示单位。
大家换算成常用的千卡,可用986除以4.18即可。
结果为986÷4.18=236千卡
200多千卡是个什么概念呢?
这么说吧,我们日常吃的一碗米饭的热量大约就是200千卡。
快步走路1小时,大概能消耗200千卡的能量。
大家日常爱吃的汉堡,一个的热量大概有590千卡。
所以这样的零脂肪全麦面包,吃上个3片的样子也就差不多相当于一碗多米饭的能量了。
对于不需要减肥的轻体力劳动者而言,男性一天需要摄入2250千卡的能量;而女性一天只需摄入1800千卡的能量;
好了,有关“零脂肪”食物的真相就跟大家分享到这了。
相信下次再去逛超市或者是某宝的时候,再看到“零脂肪”“低糖”等标语时,大家就能读懂商家们的小心机。
知道如何去伪存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了吧。
1.“零脂肪”真的等于“零热量”吗?
当然不等于,还得看看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的含量。
2.吃 “零脂肪”食物真的能少长胖吗 ?
3.如何正确选择食物,躲避过多能量的摄入呢?
千焦单位÷4.18=千卡单位
对于不需要减肥的轻体力劳动者而言,男性一天需要摄入2250千卡的能量,而女性则需要摄入1800千卡的能量。
好啦~小伙伴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健身要快快提上日程~可不要再偷懒了哦~
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号。具体福利如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