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表在《精神病药理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献指出,一种名叫母牛分枝杆菌的细菌可以减轻压力有关的疾病。这项研究也为科学家研发“压力疫苗”指明了前路。
早在1989年,英国科学家David Strachan 第一次提出“卫生假说”: 指童年时因缺少接触传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肠道菌群、益生菌)与寄生虫,从而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进而增加了罹患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土壤和环境中的有益细菌对我们的精神健康也有影响。
由于人类早已实现城市化,接触到土壤基本是种奢想了,所以我们无法接触到那些可以帮助调节免疫系统和抑制不良炎症的细菌,而这将会让我们有更大的风险患上炎症类疾病以及压力相关的心理问题。Lowry教授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与在城市中成长的孩子相比,那些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的免疫系统对压力有更强的抵御能力,而且患上精神疾病的风险也明显降低。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但是其背后的机理却一直未被研究透彻。
“在这种母牛分枝杆菌中,它的脂肪成分是最核心的要素。“研究专家之一的生理学教授Christopher Lowry讲道。在母牛分枝杆菌中一种叫做“10(Z)六十碳烯酸“的新奇脂质就是这种抵抗炎症的关键。它与特定受体结合,并阻止发生炎症的大量通路,而且那些被这种脂质”预治疗“的细胞在面对炎症压力时也会有更强的抵抗力。研究人员了解了这种脂质的作用机制后,下一步就可以发展其潜在的治疗作用了,”最终,我们希望可以将这种有效物质制成药物帮助治疗压力相关的疾病,“Lowry教授讲到他一直以来的目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