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鸡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忙碌清晨来个煎鸡蛋,
中午菜里的炒鸡蛋,
关东煮里的茶鸡蛋,
熬夜加班的水波蛋,
......
仔细想想,营养又美味的鸡蛋,存在于我们 日常饮食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少数对鸡蛋过敏的人,鸡蛋是绝大多数人的心头好。
不知道你有没有计算过,每天会吃掉几颗蛋?
不吃、半颗、1 颗、2 颗......8 颗......25 颗......。
别闹!怎么可能有人每天吃 25 颗蛋?吃这么多鸡蛋,胆固醇肯定超标了啊,撸铁运动员都不敢这么吃!
每天吃 25 颗鸡蛋,身体怎么能吃得消呢?
01
///
每天吃 25 颗鸡蛋的老人
1991 年 ,《新英格兰营养学》上,刊载了一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发现的有趣案例。研究人员在当地的一家疗养院发现一名 88 岁高龄的男子,在过去 15 年间,平均每天吃下 25 颗鸡蛋。
是的, 你没有看错,真的是 25 颗!
这位老人平均 每天 的吃蛋量,甚至比普通人一个月吃下的蛋还多!
当研究人员对老人过去 15 年的病案进行调查后,他们困惑了。因为这个老人,除了脑部有一些正常的退行性疾病外,身体非常健康。老人的身体 没有任何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以及胆结石、胆囊炎等胆道疾病的迹象。
这个结果进一步勾起了研究人员的好奇心。
最终,在经历了一系列检测和对比试验后,研究人员给出结论:
这位 88 岁的老人具有超强的胆固醇代谢能力,在每天任性吃掉 25 颗鸡蛋后,他的 身体主动降低了胆固醇的吸收率。据测算,这位老人每天摄入的胆固醇,只有 18% 被身体吸收。
同时,老人体内负责 消耗胆固醇的胆汁酸分泌量也显著增多了,这帮助他代谢掉多余的胆固醇。最后,随着膳食胆固醇比例增加,老人自体合成的胆固醇也减少了。
这个案例说明,人体有一套可以 自主调节 胆固醇的机制。
由于样本太小,这个案例一直被当做极个别案例,列入幸存者偏差之列,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也没有改变人们对于鸡蛋、胆固醇的看法。
不过,在之后的近 30 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研究开始证实:每天吃鸡蛋和富含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并不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有些研究甚至还能证明:吃鸡蛋可以改善高血脂。
02
///
海量研究助力鸡蛋逆袭
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鸡蛋是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无论是为了证明鸡蛋对健康有益,还是证明鸡蛋有害,科研人员围绕“鸡蛋“这个话题做了很多研究。
目前,鸡蛋对身体有益,吃鸡蛋不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观点,正在成为主流。
比如,本月 16 日刚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学》上,一个来自芬兰的研究就指出:每天 至少吃 1 个鸡蛋的人,患中风的几率 并没有 比其他不吃鸡蛋或不吃胆固醇的人高。
这项研究与其他研究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芬兰人中,有 三分之一 的人先天带有 APOE-4 载脂蛋白,携带这种载脂蛋白的人,胆固醇的代谢合成能力非常差。
但是,哪怕是这些 基因有缺陷(含有APOE-4载脂蛋白)的芬兰人,也完全没有因为吃含胆固醇的食物,增大患中风风险。
而在 2016年,该研究团队还发现:食物中的 胆固醇 和 鸡蛋,与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无关。
也许你会说:外国人体质不一样!同样的研究也适用在中国人身上吗?
那我们来看一下去年 北大 团队的研究:
2018 年《英国医学期刊》上,刊出了来自 北京大学的李立明团队 和 英国牛津大学 联合发表的一项针对 每日鸡蛋摄入量与心脑血管发病相关性的研究。
在针对 51 万 2891 名 中国人 的饮食进行调查后,李立明等人发现:每天摄入鸡蛋的人群,心脑血管发病率风险 降低 11%,缺血性心脏病风险 降低 12%,出血性脑中风发病风险也 降低了四分之一。
这两个研究,只是众多为鸡蛋和胆固醇平反文章中的沧海一粟。如果有兴趣,可以戳这里查看更多相关研究。
随着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证据越来越充足。医学机构和卫生组织也相继 修改了 之前给出的饮食建议。
这其中改变最大的是 美国官方膳食指南。在 2016 年发布的《2015-2020膳食指南》中,编委会删掉了“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得超过 300 mg ”的建议。
(在 2016 年之前的版本中我们还能找到这句话,
但是在最新的版本中这句话已经被抹去了。)
古语有云: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过去几十年因为 鸡蛋有害论 付出的代价过于惨重了。
03
///
不实研究诱发心脏病爆发
上世纪 50 年代,民众担心胆固醇摄入过多,引发高血脂、心脏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低脂饮食革命。
这场低脂饮食风潮,让美国鸡蛋消费量出现了大幅下滑。根据美国农业部给出的数据,从 1950 年到 2007 年,美国的 人均鸡蛋消费量 从每年 380 个下降到了 255 个,下降了近 33%。在 1995 年时,这个下降比例一度达到 40%。
在那时,美国人均吃蛋量不足每日 1 颗。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1950-2007年,美国人均吃蛋量减少。)
遗憾的是,在那段时间里,美国的心脏病发病率并没有降低。根据美国健康统计中心给出的资料,1990 年美国因心脏病死亡的患者,比 1950 年因心脏病死亡率 又高出近 40%。
(美国健康统计中心给出的 1900-2011年,
美国因心脏病死亡人数数据。)
美国人鸡蛋吃得越来越少,但心脏病发病率却没有因此而降低。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鸡蛋消费量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没有太大关系。
04
///
鸡蛋营养价值新发现
随着对鸡蛋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除了帮鸡蛋洗刷了长达 70 年的不白之冤,更发现了鸡蛋的其他营养价值。
如图所示,除了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外,鸡蛋还富有下列几种营养:
胆碱
每个鸡蛋中含有 437 mg 的胆碱。大多数朋友可能会对胆碱这个概念感到陌生。但它确是维持人体运转的必需维生素。
它除了可以帮助细胞合成,更可以维持大脑间细胞正常运转。如果长期缺乏胆碱,会引发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B 族维生素
B 族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长期缺乏 B 族维生素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隐患。比如:缺乏维生素 B12 就会让血液中的 同半胱氨酸 水平升高,长此以往会引发 脑中风。
但是每天吃鸡蛋,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建议各位素食者尽量选择 蛋奶素的原因。
Omega-3 脂肪酸
Omega-3 脂肪酸是人体 必要的脂肪酸,目前已经证实:多吃含有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能有效 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预防心血管疾病。
///
写在最后
鸡蛋是这个世界上 营养密度 最高的食物,也是 性价比 最高的食物,它既可以做主角,也可以做绿叶。
无论是煎、炒、烹、炸、烘焙......鸡蛋的食用方法真的很多元。(我们建议,最好把鸡蛋弄熟再吃,避免不必要的细菌感染。)
美式黄油炒蛋、法式煎蛋卷、日式温泉蛋、元宝蛋、剁椒蛋......每个地方都有具有自己个性的美味蛋料理。
希望通过今天这篇文章,你能在品尝鸡蛋美味的同时,正视鸡蛋的营养价值。千万不要再 误会鸡蛋,把鸡蛋和高血脂、高胆固醇等心脑血管疾病联系在一起了!
如果你的父母、长辈、家人、朋友,还在担心吃鸡蛋会危害健康的话,那快这篇文章 转发 给他们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