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开始健身是什么时候?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张爱玲有句“出名要趁早”,不知击中了多少想要“留下点什么”的人的心。
越来越多的人健身已趁早。在2019cbba中国健身公开赛的舞台上,18岁就开始健身的池浩男走入了比赛的镜头前。
“本来想为了练出几块腹肌,结果踏上这条路就一去不复返。”池浩男真正开始接触健身是高三毕业那年的暑假,当时体型就可以用肥胖形容。马上要走进大学了,谁不想有一个朝气的形象呢?就走进了健身房。
本来只是想减减肥,谁知“任督二脉”被打通了,2年时间走上比赛舞台。他觉得这条误打误撞的路还真走对了,到现在为止池浩男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比赛已经四五场。
同在这个舞台上的黄伟鸿2018年8月才接触健身,不到1年就登上赛场。而真正备赛是今年1月份开始,通过系统性的训练,饮食控制,花费三个月时间练到了比赛的那个状态。
虽然还只是第一次参赛,但看看黄伟鸿赛场上的形象,谁能想到不到一年之前的他还是个200多斤的胖子。
别说胖子都是潜力股,很多短时间内取得成果甚至可以定义为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找对了适合的方向。木桶理论让我们补齐短板,但补齐短板人就没有了优势,什么都差不多就是都差很多。真正能让人脱颖而出的一定是你的长板,一旦找到长板,你只需要花费很短的时间就可能获取更大的成就,这两位年轻小将不都是鲜活的例子嘛!
长板是老天爷赏饭依然离不开一个点的坚持
“饿肚子,做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严格控制饮食还得再去做有氧,脱水……只有喝铁血魔兽的bcaa和蛋白粉才觉得备赛的滋味也可以是甜的”,池浩男回忆起备赛的日子。
站在舞台上各有各的风采,而被“璀璨”的经历都惊人的相似。“最难忘的事情就是每天起来空腹有氧,一天三次力量训练和四次的有氧训练”,短时间获得如此进步靠什么?黄伟鸿回忆起备赛生活。“训练一时爽,一直训练可不是一直爽了,都快放弃了,特别是最后那几天。”
基因再好,离开了持续打破、重塑自己,再打破再重塑的过程,再长的板也会变短。你看着那些大肌霸露出艳羡的眼神,谁的生活不都是一座围城呢?都是在一个原点上打败自己的结果。
巴菲特在一个纪录片中说: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圈子,我就呆在这个圈子里,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情。成功的投资就是滚雪球,找到一个很长的山坡,那里有足够厚和足够湿的雪。
一旦你坚持健身了,要做的就是把肌肉当成雪球,沿着这坡一直滚,一直滚。
手臂就要大一圈!魔兽让你放下杠铃和哑铃,做一个不一样的超级组,试过都说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