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
梁启超说道:少年强,则国强!
时至今日,这句口号仍掷地有声
中国强已不再是空想
但少年强未必就尽然
至少少年体质就未必强
最近,一条初中生体能测试的视频刷爆媒体:
宜昌22中一个班级做了一项体能测试,20个学生,仅有两个学生做了2个以上,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剩余的一个都做不到,甚至握住单杠后几秒都坚持不了。
而按照标准,7年级4个及格,8年级5个,9年级6个,满分12个,据体育老师介绍全年级没有一个做到满分,及格的也才7个。
体育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能及格的一个都没有,这些柔韧性、灵敏性、技巧性的项目,现在的学生变得越来越薄弱。
学生则答道:坚持不了多久,顶多几秒钟,手臂力量不足,感觉自己突然重了好几倍的样子。
不免令人深思,怎么突然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变得那么差了?
为什么会这样?不难发现,现在国内的家庭很多都是4口人养着1个小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倾尽所能满足孩子的一切。吃的要比别人家孩子好,穿的要比别人家孩子贵,一点委屈都不让孩子受!
一个个都像温室的花朵
根本经不起风吹雨打
对比日本幼儿园“身体素质课”,看完,不免让人感慨日本幼儿教育的超前。
项目一:侧手翻
孩子们一个个井然有序,
交替跑动,一个侧手空翻的动作,
让人不免拍手叫好
▼
项目二:下腰
一个小朋友在下面摆好下腰动作,
另一个小朋友踩在他的身体上面。
▼
乍一看难度还挺高,
被中国父母看到,
一定会破口大骂,
小孩这么小怎么能这样?
但视频中的孩子,
却动作标准,全部完成。
▼
项目三:10层箱子跳
起跑,冲刺,弹跳,上马,下马
小朋友们毫不迟疑
顺畅的让人拍手叫绝
▼
就算偶尔有孩子被卡住
他也是坚持着爬过去
想让他们退下来说放弃?
不存在的!
▼
项目四:倒立行走
这是一个在crossfit中的经典动作
难度系数之高让人却步
▼
这个动作小编都做不来
它对人体的平衡性
力量有很高的要求
一个不稳就可能前翻
而对于这种高难度动作
小朋友们个个砥砺前行
争先恐后朝着终点走去
▼
不仅是小男生能做这个动作
小女生一个个也都不甘示弱
▼
当所有人都完成之后
老师一声哨响
小朋友便快速归位
看得出来训练有素
▼
这真的是幼儿园吗?
我们总是不相信
有的人会怀疑其真实性
这大概是体校或者杂技班吧
可能吗?可能吧
也有人说,宜昌22中,那只是个例,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青少年,但纵观全网,这样的新闻比比皆是。
《小学生运动会20人晕倒》:
杭州某小学举行运动会,开幕式8点开始,9点半左右学生们出现“晕倒小高峰”,约有20位学生被扶到场外。
《1.9%青少年患有糖尿病》:
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达1.2亿。中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
《军训一天,晕倒率10%》:
广州市四所中学的3600名学生,开学前他们在一个训练基地统一集训,每次短短40分钟的操练时间里,总有学生晕倒在地或者因为受伤去了校医院,一天下来晕倒率竟达10%。
《上海某高中一半的男生引体向上得零分》:
根据2014年发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在13~19岁全国青少年引体向上的测试数据中,16、17、18岁年龄组完成的引体向上分别平均为3.8、4.2和4.5个。回到26年前,根据1989年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高中男生需要做到10个以上,引体向上才能及格。也就是说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比30年前的学生的一半都不如。
更多的数据惨不忍睹:
1、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
2、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 .5%)的四倍。
3、......
再看看日本,
一直以来都注重体育当先,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怎么玩。
▼
等到小学毕业了
开始培养更高的运动爱好
▼
到了高中
他们有了专注的运动爱好
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力
▼
日本少年每一天都有体育课
课后的作业更是
坚持锻炼一小时
▼
有数据说明,日本国内
每天锻炼两小时以上的孩子
大约有40%以上
▼
这几年,
日本孩子冬季耐寒训练
更是时常刷爆我们的眼球
寒冷的冬天,
连家长都包裹的厚实,
但日本的小孩却赤裸上身,
穿着短裤准备跑步。
▼
即便是幼儿园的孩子也要
参加“冬季持久走大会”
这些宝宝表现的坚强
让我们中国家长汗颜
为什么同样是孩子
我们的却不一样
发人深省!
▼
我们的孩子每天
都被困在书本之间
上课听讲、做笔记
下课补习、兴趣班
回到家课后做作业
近视率极高
▼
孩子要么胖死,要么瘦死
每年一到换季的时候
爆满的总是儿童医院
▼
体育基本上被文化课占据
学校的组织的锻炼也是走走过场
家长只在乎成绩
有的小朋友一个假期
竟然被迫参加11个培训班
▼
我们害怕孩子长得
没有别人家孩子高
成绩没有别的孩子好
才艺没有别的孩子多
会输,会落后
于是把这种压力强加到孩子身上
却忽略了孩子体能素质
▼
我们还在比谁成绩好
人家却在比谁身体好
中国父母真该好好深思了
我们努力培养的是不是“东亚病夫”
少年强,则国强
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