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健康越来越深入身心,用跑步来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学校、公司也将跑步定为必修课,必须完成相应的公里数才能使成绩达标。当然,跑步也不能够无休止的跑,那么,跑步时什么时候该休息、休息的频率怎么定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呢?下边,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出现以下状况应该停止跑步
① 当跑步时感觉到胃部不舒服,并且有恶心的症状时。应该立即停止跑步,因为出现这个症状的原因是胃里的食物还没有消化,如果继续跑步,可能会导致呕吐等不利于健康的状况。
② 当长时间跑步时感觉到头晕头疼,并且伴有眼前发黑的症状时,也应该立即停止跑步。这个情况出现的原因多是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偏低,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喝糖水来补充糖分,并且在平时的饮食中多食用一些含糖的食物来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③当长时间跑步后,明显感觉到口渴,嘴唇发干时,也需要停止跑步。出现这个情况时说明你的运动极限已经到达,应该结束今天的跑步,并且结束当天所有的健身运动了。
特殊情况,不应停止跑步
而有一种情况发生时,应该需要继续坚持。就是在慢跑时身体明明还有好多能量没有发挥出来,却感觉到:动作迟缓、情绪低落、在心理上不想再跑下去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一般都是长跑中的“极点”现象,它是由于身体的惰性产生的,当坚持一段时间后,上述的现象就会慢慢的消失,跑步的感觉也会变回轻松的状态。
不同时间不同频率
在刚开始跑步时,应该秉承着渐进的原则。刚开始的时候尽量选择隔天跑,每两天跑一次隔天就休息的频率,并且每周抽出一天不跑步,专门休息。当身体逐渐适应(如坚持跑步3周后),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进行连续跑,一天跑一到两次,一周休息一到两次的频率。但是应该尽量避免连续休息,减小身体惰性的“发病率”。而每周一到两次的适当休息,给身体一个小小的“放纵”,会使下次跑步时心理准备更加充足,跑步效果会更好。
以上就是跑步时何时需要休息的情况和如何定休息频率的情况,相信想要健康却不懂跑步的你已经明白了该如何跑步、如何休息。笔者也希望你能够坚持跑步健身,在健康中生活下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