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开得多,广告里一个诱人的厨房设备让小栗子心痒痒。
「破壁之后食物营养可以达到最大值」这话整天萦绕在耳边。
这是真的吗?玉米破壁后吃,比直接啃能吸收更多营养,更养生吗?
你肯定猜到,按照一般套路,我肯定会回答:不是,或者不一定。
那么,问题来了:破壁机到底值不值得买?哪些人真正需要呢?
理由01 /
破壁机,不过是功率更大的搅拌机
「搅拌机」的名字不够高大上,商家做营销推广时得找个新名词,才有了这个叫法,是从台湾传来的。
某品牌的破壁机,某猫旗舰店销售时强调其「破壁机」的身份;
但在官网上,就是Blender,搅拌机。
食物打碎后,营养成分的生物利用度的确会提高,但功率更大、打得更细,是不是利用度更高?其实差别不大。
一项中美合作的研究,研究人员用5种不同价位的搅拌机,处理羽衣甘蓝。(价格从一两百元到三四千元不等)
跟用刀切的相比,搅拌机打碎后,检测到的抗氧化物含量都高出很多,但它们彼此之间(黄色柱子)差别并不大。
所以,如果家里已经有了搅拌机或者料理棒,也没必要为了养生再花大价钱去添置一款新装备啦。
理由02 /
食物破壁,你的消化系统也可以
食品的破壁工艺很早就有了,方法也很多,刀片只是其中一种。
「破壁机」主要是用高速刀片剪切破壁,剪破食物细胞「壁」,加速细胞内营养成分渗出,提高吸收率。
但打破细胞壁,其实并没有多神奇。
对正常消化系统来说,植物的细胞壁不在话下,不要小看了牙齿和胃的能力。#用进废退,年轻轻整天喝糊糊干嘛#
理由03 /
精制食物高GI,正常人不需要
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顿顿吃糊糊不仅没必要,反而没好处。
食物打碎之后,颗粒更小、更细,也就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对血糖的影响更大。尤其是糖尿病人,谷物类食物破壁后吃更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减重的小伙伴也要注意,消化快也就意味着更容易饿。咱们得把有限的食物配额用在更顶饱的食物上,能吃完整的,就不要吃糊糊。
#太好喝了,我怕你喝多减肥失败啊#
理由04 /
果蔬破壁,不耐热的营养素流失
破壁机虽然号称能够析出更多的植物活性物质,但也会造成不耐热的和易被氧化的营养素流失。此消彼长,到底哪个更营养,也不好说呀。
脆爽的黄瓜、软糯的香蕉、酸甜的番茄、多汁的梨子……不同蔬果所具有的独特口感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都打成糊糊吃,就少了一份口腔的满足。
讲了那么多不值得买的理由,并不是要全盘否定破壁机,只是希望不要太神化它,不要被广告牵着鼻子走。
破壁机也并非毫无用处。比如处理铁皮石斛、灵芝、花粉等传统中药材。研究发现,破壁灵芝孢子粉中,多糖成分含量是不破壁的产品的1.7倍。
除此之外,破壁机对一些特殊人群也有是有意义的。
理由01 /
牙口不好消化弱,也能吃点好的
居家护理的管饲病人(通过胃管进食),破壁机能够方便自制匀浆食物。
多种不同的食材都能够很好地处理,甚至能够打碎鱼骨头,对病人家属来说也是个方便实用的工具。
家里有牙口不好消化弱的老人家,搅拌机或者破壁机也是个好帮手。
有研究表明,给咀嚼能力弱的老年人配上好吃的易吞咽食物,可以大大减少食物被不小心呛到气管的概率,并让老年人更喜欢食物。
理由02/
不爱蔬果,榨杯奶昔补营养
相比榨汁机,破壁机不需要过滤渣渣,膳食纤维不损失,更健康。#普通搅拌机也可以#
高大上的机器配上美丽的果蔬奶昔,发个朋友圈,心里更加美滋滋。
理由03 /
多功能,适合厨房小白
破壁机集合了榨汁机、豆浆机、刨冰机、料理机等厨房用具于一身,买一个顶N个,还不占地儿。
绞肉末、做浓汤、打芝麻糊、做冰沙,打果酱……给宝宝各种辅食也不在话下,真是厨房小白的福音啊。
虽然「破壁」可以提高营养成分的生物利用度,但也有两个问题:
第一,不同的食物混到一起,各种成分有的会相互促进,而有些会则会形成相互拮抗而不利吸收的关系。#相克#
第二,提供的营养多了,并不意味着这些营养成分都会被人体吸收利用。
纽约大学营养系教授Marion Nestle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就说,虽然血清中营养物质浓度提高了,但对营养水平较好的人来说,身体也不会利用更多。
单靠果蔬汁减肥,不仅营养不均衡,还可能变胖;相比杂粮粉,完整的小米、荞麦、玉米粒才是真正的全谷物。
总之,减肥也好,养生也罢,都离不开均衡饮食这个大基本。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