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授权转载自【益美传媒】
微信号:YeeMedia
巴厘岛究竟有多美?
这里集合了
你对海岛所有美好的想象!
渚清沙白的海滩胜景
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
游人如织的特色庙宇
热情如火的当地居民
游客们把这里当度假胜地
情侣们把这里当蜜月首选地
无数名流、巨星在这里办婚礼
“亚洲最佳旅游地”、“世界最佳海岛”、
“世界十大旅游地”等等头衔
更是数都数不过来
可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
正逐渐沦为垃圾的“狂欢派对”
近日,一组巴厘岛的图片
在网上被曝光
著名的Kuta海滩
摇身一变成了“垃圾填埋场”
这样的情形在巴厘岛
持续已有数年时间
如果人类再不采取有效行动
也许,这就将是我们的常态
01
▼
度假胜地沦为“垃圾场”
海里全是“定时炸弹”
那么,这些垃圾究竟哪里来的?
当然不是当地居民突发奇想
集体跑去海滩上扔垃圾
而是从海里来的
坐拥超过1万7千座岛屿的印尼
是全球第二大海洋垃圾制造国
每年产生129万吨垃圾
仅次于中国
这些垃圾大部分被排放进海洋
但海洋分解垃圾的速度
远赶不上人们扔垃圾的速度
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垃圾回流”
被人们扔掉的垃圾
通过海水的流动
再次被冲到岸边
这种情况在季风季节的时候特别严重
尽管当地政府已经安排了
700个清洁工,35辆卡车
每天清理近100吨垃圾
速度还是远远赶不上垃圾
度假海滩也就逐渐被垃圾覆盖
那海里的情况呢?更糟!
前几年,英国潜水员Richard Horner
拍摄的一段视频
就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家谁都没想到
风光无限的巴厘岛海底
竟然脏成了这样!
印着印尼语的塑料制品
像水母一样漂浮在海里
不仅影响了人的视野
海洋生物们也苦不堪言
在过去10年里
Richard每年都来巴厘岛潜水
所以他对这片海域的水下环境
很有发言权
他的看法是:
“一年不如一年!”
这种看着海水越来越脏
却又无力回天的感觉真的很差
无独有偶
芬兰摄影师 Jukka Saari-korpi
也通过照片来传达自己的担忧
垃圾的数量实在太多了
光靠捡的话
100个潜水员也不够啊!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印度
发生在中国
发生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
同样相通的还有海洋塑料危机
02
▼
海洋生物的杀手
也是人类的致命毒药
每个国家排放出的垃圾
都在海洋里汇集起来
所以这里算是人类共同的“垃圾桶”
在世界最大洋太平洋的中心
还有一个被称为
“大太平洋垃圾带”的区域
这里漂浮着近8万吨垃圾
光面积就有
5个英国、200个上海这么大
它们“野蛮生长”着
成为海洋中的毒瘤
为了引起世人对此的重视
有一个环保组织
向联合国提交了建国申请
要求在此建立世界上第196个国家
就叫做:“垃圾群岛共和国”
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100年前
人类发明了塑料
自以为解决了生活的重大难题
还为此而沾沾自喜
谁能料到
现在全球每年能生产3亿吨塑料
其中一半都是一次性塑料制品
这些塑料袋、吸管、筷子等
大部分不能很好地处理掉
最后,都变成了“定时炸弹”
每年
有超过600万吨塑料被扔进海里
它们不仅污染了海水
还成为了海洋动物们的“杀手”
很多海洋生物
会将塑料袋误认成水母而吞食进去
这阻碍了它们的进食和消化
导致它们痛苦地死去
而那些扔垃圾的人却毫不知情
美国甚至有科学家预测
到了2050年
海洋里的塑料会比鱼还多!
这是怎样一番地狱般的场景啊
更可怕的是
这些塑料垃圾不会随着时间流逝
而自然降解
反而会被分解成更小的塑料垃圾颗粒
更小意味着更容易被动物误食
许多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动物
都深受其害
在一些地区
这样的塑料颗粒和浮游生物的比例
已经高达26:1!
而且不止是海生动物
连那些本应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类
也难逃魔爪
如果你还认为
动物的死亡与我何干?
那就来说说身边的事吧
中国人现在每周
至少要吃掉4亿份外卖
这就意味着
我们要丢掉4亿个打包盒
4亿双一次性筷子
4亿个塑料袋
每个塑料袋的降解周期
至少要470年
在这470年间
它可能会躺在印尼的海滩上
散发着人人嫌弃的恶臭
可能漂浮在大洋中
成为“垃圾群岛”的小小一部分
也可能进入某只海洋生物的体内
变成夺去其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
都足以让人感到绝望
而大自然的食物链是循环的
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与食物
地球上约有10亿人的食物
完全依赖于海洋
也就是说
这些被人类所污染的东西
总有一天会回到人类自己身上
说天道循环、因果报应也许残忍
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03
▼
让我们一起携手
渡过这次难关
这场全人类的“塑料危机”
危险程度一点也不逊于《流浪地球》
如果处理不好
人类可能连带着地球“流浪”的机会
都不会拥有
幸好,这几年来
社会各界都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要拯救地球
怎么可以不拿出行动来?
巴厘岛所在的印尼政府
决心就很强
毕竟旅游业是印尼的支柱
塑料问题可能直接毁掉经济命脉
印尼政府宣布
要在2025年达到减塑70%的目标
值得称赞的勇气啊
“减塑”问题上发达国家也不甘落后
2018年初
91岁的英国女王就正式向塑料宣战
下令在皇室的地盘上
全面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一些国家如日本、新加坡
则多年依靠细致到“变态”的
生活垃圾处理条例
将塑料垃圾污染降到最低
有些地方甚至靠处理垃圾
发家致富
除了政府表决心
大企业也是制造垃圾的重头
还好企业都需要经营好形象
在这种形势下
许多企业都开始“减塑”
继麦当劳、宜家之后
星巴克也要限塑啦!
到2020年
星巴克旗下的28000家分店
将彻底废除塑料吸管
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航空公司也是塑料污染大头
一趟航班就要制造无数垃圾
而葡萄牙航空已经开始尝试
在无塑航行实验了
飞机上没有塑料杯
没有塑料鸡尾酒搅拌器
也没有塑料食品容器
仅仅16趟飞行
就节约了1500公斤塑料!
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外
一些个人所做的努力
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人类并不是如此麻木
我们一直在行动!
有人发动才智
提出许多有趣又实用的解决方案
也有人将自己所看到的
拍成纪录片,警醒世人
或做成艺术作品
除了这些环保达人们
我们普通人也可以
通过改变一些细微的生活习惯
来减少塑料垃圾的排放
保护我们的海洋
例如这些9个“举手之劳”:
1、购物自带环保袋
2、携带可重复使用的水瓶
3、自带水杯
4、使用可重复利用的饭盒
5、拒绝一次性餐具
6、尽量不使用塑料袋
7、少点外卖
8、用玻璃器皿储存食物
如海洋探险家Robert Swan所说
“对于我们的地球来说
最大的威胁
就是相信会有别人来拯救它”
谁也不能拯救我们的地球
除了我们自己
- End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