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跑步运动的人,常会出现这样的症状:运动时间一长,膝盖外侧就会出现疼痛。去医院检查,得到的结果一般都是髂胫束综合征(又称跑步者膝)。经过一番痛苦治疗后,疼痛基本可以缓解,但在走久或跑久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
>
那么,什么原因让髂胫束综合征的治疗如此反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髂胫束综合征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1、阔筋膜张肌髂胫束导致膝盖痛?
2、解剖角度:臀大肌无力与髂胫束综合征
3、功能角度:髂胫束综合征的2个原因
4、总结:处理髂胫束综合征的正确方法
>
阔筋膜张肌髂胫束导致膝盖痛?
髂胫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膝关节外侧稳定结构,由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共同组成,它附着于胫骨外侧髁上,其主要功能是负责维持膝关节的稳定。责任越重,负担越大,因而经常跑步的人很容易出现髂胫束受损,造成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弹响。
>
▼膝关节弾响
由于髂胫束附着在髌骨外侧缘,髂胫束过度紧张的话,就会直接导致髌骨外上方移动,造成髌股关节功能紊乱,引起膝关节弾响。
▼髋关节弾响
这是髂胫束和大转子之间撞击发出弾响,这类人多半还伴有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的损伤。
通常在处理阔筋膜张肌髂胫束后,膝关节疼痛和弹响会大有好转,但是在运动几天后,往往还会复发。因此,我们不禁要问:阔筋膜张肌髂胫束到底是不是导致膝关节疼痛的根本原因?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解剖和功能角度,来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
>
解剖角度:臀大肌无力与髂胫束综合征
我们首先从解剖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前侧肌纤维共同组成了髂胫束,对维持膝关节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臀大肌是一块极易无力的肌肉,很多人的臀大肌都是拉长无力的,这是因为长时间的骨盆后倾位坐姿、骨盆侧倾、髂腰肌的交互抑制所造成的,都必然会导致臀部肌肉的弱化。
>
▼处理思路
当臀大肌无力时,阔筋膜张肌就需要发出更大的力,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由此就造成了阔筋膜张肌髂胫束的过度紧张。所以,在髂胫束综合征的患者中,要注重对其的臀大肌进行强化。
>
功能角度:髂胫束综合征的2个原因
Ⅰ 解剖
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都是髋部的外展肌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会用到这些肌肉,所以这三块肌肉更多的作用,是作为内收肌群的拮抗肌,去稳定我们的髋关节,即髋关节稳定肌。同样的,它们也是骨盆的稳定肌。
>
Ⅱ 原因1:臀中肌、臀小肌无力
臀中肌、臀小肌如同臀大肌一样,由于生活姿势、习惯等原因,会被弱化导致肌力减弱,所以在人步行、跑步时,阔筋膜张肌就会起到更多的稳定髋关节的作用。然而,由于大多数人的肌腹太小、力量太弱,因而阔筋膜张肌本身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所以就会一直处于紧状态。这也是为什么髂胫束综合征在长期治疗后,仍旧效果欠佳的原因。
▼处理思路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进行臀中肌、臀小肌的力量练习,使它们能重新起到稳定髋关节的作用,而不是单纯地处理阔筋膜张肌。阔筋膜张肌的紧张,在这里更多的是代偿的结果。
Ⅲ 原因2:髂腰肌无力
屈髋肌群包括髂腰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和耻骨肌。髂腰肌在大多数人身上是紧而无力的,这是肌肉损伤最为严重的状态。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非常多的屈髋动作,比如走路、上楼梯等,如果髂腰肌无力,就会使用阔筋膜张肌代偿,时间久后,也会出现髂胫束综合征。
>
▼处理思路
很多人说,髂腰肌不适合锻炼,其实这个说法是存在问题的。髂腰肌不仅是人体屈髋肌,同样也是腰椎垂直稳定肌,此外,强健的髂腰肌还能预防老人意外跌倒。不适合髂腰肌的运动,类似于仰卧起坐的远端固定,近端移动的骨盆前倾训练,而不是近端固定远端移动的屈髋训练。在对髂腰肌松解和训练后,阔筋膜张肌髂胫束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
>
总结:处理髂胫束综合征的正确方法
一般在处理髂胫束综合征时,多数治疗师只会做局部的髂胫束放松。然而,髂胫束这个结构会产生巨大的疼痛,即使是健康人士也无法忍受。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单纯针对髂胫束所做的处理,往往效果并不良好,这就说明此类方法是行不通的。
今天的文章告诉我们,在面对髂胫束综合征时,我们要善于从解剖和功能等角度,去寻找真正的原因,通过对臀大肌、臀中肌、髂腰肌等肌肉的松解与处理,能够解决因代偿导致的髂胫束疼痛。这才是真正解决髂胫束综合征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