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评估与治疗当中,已经遇到过好多女性患者或因为腰痛、或因为颈肩疼、或因为体态问题来向我寻求过治疗帮助,深聊之后才知,她们的这些那些问题,大多都是出现在生完孩子之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产后康复”这一块内容,因为大家也渐渐意识到产后的及时康复与运动对于女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生完孩子之后,如果能够及时得到专业与细致的身体评估,现在出现的问题很多其实都是能够避免的。
从这次文章开始,我也会每个月定期给大家介绍一篇有关“产后问题”的相关文章,不论你是准妈妈还是准爸爸、或者是刚生完孩子、或者是早就已经生完孩子的人,希望这系列的文章都能够对你们有一些帮助。
【最好的产后康复是从备孕开始的】
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个患者,她来找我的原因是:
“我明年打算要孩子了,但是我认为我现在的身体状况不适合怀孕,因为我觉得我浑身没有力气,没走几步就开始喘,我还经常觉得下背痛,最痛的时候是起不来床的那种,而且我每个月都会痛经。”
给她进行系统评估之后,她存在的问题有:
1.双下肢力量不足;
2.双侧骶髂关节有相对旋转;
3.骨盆相对僵硬(无法控制骨盆前后倾),腰椎过度灵活;
4.核心肌群稳定性差;
从评估的结果来看:
由于她的骶髂关节有相对旋转,我认为骶髂位置的改变会造成骨盆位置的改变,进而对盆腔里的子宫造成挤压,这很有可能是造成她痛经的主要原因;
而骶髂关节的问题,在怀孕与分娩的过程中会加重疼痛感,相反,如果在怀孕之前骨盆的位置保持的很好,腰部核心力量尚可,在怀孕过程中疼痛感将会很小,在分娩中也不会感觉到很痛苦。
在怀孕的时候,随着胎儿体重的增加,对身体力量尤其是下肢力量、核心力量的要求是很高的,而胎儿体积的增大,会造成孕妇的重心慢慢往前往上移,于是不得不通过增大腰椎的前凸(塌腰)与颈椎的前凸去适应这种状态;
为了给生产做准备,身体会自动释放孕激素,孕激素的增多,身体的柔韧性会增大,尤其是耻骨联合、骶髂关节、腰椎段的韧带会变得很松弛;
而如果在怀孕之前身体力量就很差,腰骶部本身就不稳定,这种状态要度过这“十月怀胎”的时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待生产完毕,腰骶部、骨盆、颈部等很容易落下病根。
所以,最好的产后康复,应该是从备孕便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查缺补漏”,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怀孕期间身体的变化】
从怀孕开始,我们的身体的每个系统将会渐渐产生相应的变化:
泌尿生殖系统
为了适应胎儿的生长,子宫会慢慢扩大为原来的5-6倍,容积增加3000-4000倍,重量会慢慢增加20倍;
肾脏长度会增加1公分,由于子宫的增大,输尿管到膀胱的角度会改变,因此,在孕期尿液容易反流回输尿管,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
呼吸系统
肋骨下角的角度会慢慢增大,肋骨向上向外展,胸围会增加5-7公分(并且这种改变在分娩之后不一定能回到正常角度);
呼吸会变得急促,呼吸的深度会增加,氧气的消耗量也会增加,一般在孕期20周以后,会有孕妇出现轻度呼吸困难的现象。
循环系统
下肢静脉与下腔静脉的压力增加,因此在怀孕时孕妇容易出现下肢水肿,所以,在孕期睡觉时,可以垫个枕头在脚下,把脚垫高,配合踝泵练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骨骼肌肉系统
到了怀孕末期,孕妇的腹肌弹性将达到极限(可以想象一个吹气到极限的气球);
由于胎儿体积与体重的增大,孕妇的重心会往前往上移,于是会产生姿势性代偿,腰椎与颈椎前凸增加,骨盆过度往前倾,腰背部的筋膜肌肉会过度松弛,关节周围的连接会变得脆弱,于是躯干-骨盆的稳定性会下降;
同时,孕妇需要更大更稳定的支撑面去行走,于是髋关节外旋的角度会慢慢增加,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孕妇走路的时候都是双手托腰,脚面外八,“摇摆行走”,就是为了去适应这一改变。
肩带和上背部会由于乳房的增大,肩胛骨产生前突、上肢会过度内旋,进而形成圆背;
而我们的盆底肌会由于胎儿体重的压力,进而往下降低2.5公分,脱离它本身的正常位置,有的孕妇会有“失禁”的症状产生。
姿势体态的变化
骨骼肌肉系统的改变,最明显的就是造成姿势体态的改变,总结一下就是:
1.体重增加,脂肪增厚,肩部和背部都会变得圆润、乳房增大;
2.腰椎、颈椎前凸增加,身体重心会前移;
3.肩胛骨前凸增加;
4.骨盆前倾伴随髋关节过度外旋、膝过伸;
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对于姿势与体态的变化,是不会在生产完毕自动调整的,对于在生产之后需要矫正身材的女性来说,产后康复越发显得重要。
【产后对身心产生的影响】
对于这一块,我在这只是先把问题列举出来,总的来说产后产生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肌肉骨骼问题;
2.盆底肌与尿失禁问题;
3.不良体态问题;
4.产后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每一个拎出来说都是重点,所以我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依次系统为大家介绍,以及会有一些产后康复过程中自我检测与锻炼的小方法,希望大家可以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