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77岁的老奶奶,因为猛地后仰打了一个喷嚏,居然把自己的胸椎和腰椎的9处地方弄骨折了!
经检查发现,这位老奶奶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还有多处椎体已压缩变形。
打喷嚏,对胸椎和腰椎的压力居然那么大?!
事实上,因一个喷嚏的引发疼痛,这不是第一例。
因为打喷嚏是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常见原因之一。
而因打喷嚏导致的健康问题非常多。
例如今年年初,一个英国小伙子得了流感,却不好意思在办公室公然打喷嚏。于是在要打喷嚏的瞬间,他紧紧地捂住自己的嘴巴、捏住鼻子,硬生生地把喷嚏给憋回去,结果憋回去的喷嚏冲破了气管,导致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
可见,一个喷嚏打下来,“威力”是多么大。
据研究,一般情况下,人体会以每小时64千米的速度喷出喷嚏,相当于一辆64时速的汽车在人行道上违规奔驰,足以见识其破坏力是何其的大!
打喷嚏带给胸椎和腰椎的压力如此大也显得无可厚非了。
正常来说,脊柱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但是骨质疏松却令这种“抗压”能力下降了。
人体可以制造新骨骼,但是老骨骼也会被定期分解、消耗。
如下图所示,当人到了20-30岁时,体内的骨量达到最高峰。但是30岁之后,骨量开始慢慢降低。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制造新骨骼的速度逐渐追不上旧骨骼的分解速度,导致人体损失的骨量比新形成的骨量要多,骨量大幅度下降,形成骨质疏松。
出现骨质疏松的骨骼,其强度下降,骨头“变脆”,如果骨骼受到外来的压力过大,如跌倒容易导致骨折。
老奶奶打喷嚏的时候,身体被剧烈晃动,脊柱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的考验。
同时,由于打喷嚏时腹压突然增大,造成腰椎和胸椎承受的压力突然增大,“变脆”的椎骨承受巨大的压力,被挤压变形,甚至发生了骨折。
那么问题来了,骨质疏松后如何更安全地打喷嚏?
不妨注意一下打喷嚏的姿势:
打喷嚏之前,可以让腰部微微向后靠,放一只手/枕头在腰部后方支撑,以防止背部向前晃动。
在打喷嚏时,稍微屈膝盖,帮助减少身体晃动幅度。
如此,尽可能地减少打喷嚏对腰椎产生的压力。
另外,也要积极采取一些措施预防骨质疏松。
第一,提到骨质疏松,大家总是先想到:补钙。
但事实上,对于成年人来说,补钙并不是预防骨质疏松十分有效的方法。
因为25岁后,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开始迅速下降。婴儿和儿童对钙的吸收率大概是60%,但是成年后,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大约是15-20%。
为确保人体内摄入足够的钙,随着年龄的增长,钙的摄入量可能要越来越多。20岁之后,人体每日对钙的摄入量大概是1000mg。
所以,在25岁后要更加注意减缓钙流失。
第二,负重运动
每日进行适当的负重运动,是成年人预防骨质疏松比较有效的方法。
因为负重运动可以维持和增强骨密度。像肌肉一样,骨骼是活体组织,可通过运动锻炼的更加强壮。
常见的负重运动有:慢跑、爬楼梯、网球、羽毛球、跳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