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写过一篇介绍髌骨偏移的文章(髌骨偏移是什么原因?髌骨偏移如何处理康复?),在那篇文章里,我主要介绍了造成髌骨外移的原因和矫正方法。这篇文章发出后,收到了不少热心读者的追问,希望我能继续谈谈髌骨内移的问题。
>
就临床情况来讲,髌骨内移并不多见,较于髌骨外移也更少发生,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目前也相对较少,因此,这也算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动力。和之前那篇文章类似,今天我也将主要谈谈髌骨内移的形成原因和运动矫正方法。
1、髌骨内移的形成原因
2、判定髌骨内移的2种方法
3、4个矫正髌骨内移的运动
>
髌骨内移的形成原因
Ⅰ 髌骨内移与膝内翻
髌骨的附属运动包括髌骨的倾斜、旋转,在髌骨前后轴向上的以及内外侧的偏移。这些附属运动会伴随着髌骨关节活动(如:屈伸)时发生。就髌骨的附属运动而言,最常被提及的,是髌骨在股骨髁间窝中向内侧或向外侧的偏移。
>
大部分的髌骨内移和膝内翻(O型腿)息息相关,当然了,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等也会导致髌骨内移,但相较而言,膝内翻的原因更为常见。接下来,我们将着重了解膝内翻是如何逐步导致髌骨内移的。
Ⅱ 髌骨内移的产生过程
膝内翻导致髌骨内移是一个逐步递进且慢慢发展的过程,以下是对这一过程的详细说明。
>
1) 距下关节旋后。足弓升高,会使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腓骨肌、足底筋膜处于短缩且高张力的状态。
2) 胫骨外旋。由于距骨小腿关节是滑车关节,因此当距下关节旋后时,胫骨也会相应地外旋。
3) 股骨外旋。此时的胫骨和股骨都处于外旋状态,但股骨外旋的幅度更大,因此,胫骨相对于股骨处于内旋,从而使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缝匠肌、腘肌处于短缩紧张的状态。
4) 髌骨内移。当股骨外旋,髌骨位置不变,但相对股骨而言处于内移
5) 骨盆后倾。当双侧股骨处于外旋,臀大肌、腘绳肌就处于短缩状态,因此会使骨盆处于后倾状态。
当这一系列状况逐步发生且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最终就会导致髌骨内移。
>
判定髌骨内移的2种方法
判定髌骨内移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测量股骨干和经骨干之间的角度,另一种是测量膝关节中心内侧偏移下肢力线的距离。
▼角度判定
膝关节内翻的定量诊断,主要是测量股骨干和胫骨干这两个长轴之间的角度。这一角度的正常值应为170°,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值,到了180°-185°,即不再是钝角,则可判定为膝关节内翻,即髌骨内移。
▼距离判定
通过测量膝关节中心内侧偏移下肢力线的距离,也可以来判定髌骨内移的程度。当距离在15-20mm时,基本可以确定为髌骨内移。此外,对内外侧偏移距离的测量,要比测量外翻角度更准确。
>
4个矫正髌骨内移的运动
▼放松足底筋膜
>
这个运动的目的是利用筋膜球缓解足底筋膜高张力,循序渐进,在练习的过程中需注意慢慢将身体重量转移至患腿。
▼腘绳肌的拉伸
>
动作要点:
1) 将弹力带放在足跟处,膝关节伸直,髋关节屈曲,屈髋至有拉伸感的位置
2) 保持30s后,双手握住弹力带,施加阻力,等长抗阻收缩6s
▼ 臀大肌的拉伸
>
动作要点:
1) 双手抱住拉伸侧膝盖,膝盖向对侧肩部的方向运动
2) 保持15-30s,5个1组
▼髂腰肌的激活和锻炼
>
动作要点:
1) 起始位:肩前屈90°,屈髋屈膝90°,踝背伸
2) 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屈髋屈膝90,踝背伸,脚跟轻触床面
行文至此,对于髌骨内移的问题其实已经论述得比较全面了。虽然髌骨内移的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本文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对目前髌骨偏移的研究进行一个补充。希望大家能将本文与介绍髌骨外移的文章结合起来阅读,从而能从更完备、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髌骨偏移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