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关节的喀啦声有着许多的迷思。最常见的两种是,如果我们一直折手指,我们的指节会越变越大,又或着我们会得到关节炎。两者其实都不大可能,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某些形式的喀啦声可能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关节喀啦作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发生在骨头与骨头之间的摩擦,另一个则是关节中的骨头被真空吸附住了。以下我们将逐一讨论。
骨头间的摩擦
大多数我们听到的关节声来自于骨头之间的摩擦。这是一种「摩擦的啪啪声。」当我们弹手指时,拇指和中指被压合到足以创造出摩擦。接着我们试图透过手部的其他肌肉来克服这个摩擦。两股相反的力量会微微弯曲拇指和其它手指的骨头。当两个手指最终相互滑开时,骨头会强烈地回弹并短暂地震荡,就跟音叉一样。这产生了弹手指的声音。
弹手指是完全不痛且无害的,但有时我们会不经意地在其它关节发出啪啪声,例如手肘。当我们的手肘短暂地「卡住」并发出声响时,有时蛮令人感到惊吓的,而如果震荡的骨头压迫到神经的话,甚至会感到些许的疼痛。这种啪啪声的原因和弹手指是一样的:手肘的两块骨头暂时性的相互摩擦,当它们被释放时,骨头会强烈地震荡,于是我们听见「啪」的一声。
另一个类似但更令人担忧的例子是发生在膝盖的摩擦声响。再精准一点,它发生在我们的髌骨,或着说膝盖骨。髌骨有时是沿着髌骨沟的侧边往上滑动,而出现暂时性的卡住。它是透过大腿肌肉的拉力而被留置在髌骨沟的边缘。这就像我们在弹拇指和手指,但时间更为短暂,因为当膝盖弯曲和动作时,髌骨失去了肌力所带来的不稳定平衡,并「啪」的一声剧烈地回到它所属的髌骨沟。这个过程是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的;髌骨并不会伤到韧带或软骨。但它提醒了我们的膝盖出现了瞬间的锁住及释放。在最糟的状况下,髌骨附近的肌腱可能会出现些微的刺痛,因为肌腱经历了短暂的伸展。
最常听到摩擦声响的位置是我们的颈部。多数人在转动头部时,能听到这些声音,虽然这些声音并不大,因为这里的摩擦力并不强。这个部位牵扯到的骨头是好几节典型颈椎的小面关节,这也是为何颈部的声音听起来就像走在碎石子上般嘎滋作响。
这情形不好吗?
如果我们的手肘或膝盖不经意地发出响声,那么没什么需要担忧的。这只说明了我们的关节有点松弛,乃至于无法避免这些刺痛,不过这并不会造成伤害。但有意识地试图发出这些声响毫无益处。就像有些人会花费心思在弹手指上,也有许多人能在仰卧起坐或抬腿运动时一次又一次地发出声响。
有些人能够用膝盖做出类似的事,但这并不值得向往。即便是我们的大拇指也会因弹得太多回而感到疼痛。如果学生坚持要让关节反覆地发出啪啪声,关节可能会出现发炎或着疼痛的状况。因为身体会透过让关节中的液囊肿胀,试图减少摩擦。这些囊叫做滑囊(bursae),如果它们发炎了,就称为滑囊炎。滑囊炎好发于肩膀与手肘的小关节上。
滑囊炎很少发生在髌骨,但软骨将被磨损并发炎。这种情况叫做软骨软化症(chodromalacia),它会让人在膝盖弯曲时感到疼痛。
能做些什么?
如果学生每次抬腿时,髋关节都会发出声响,他们应该试试下列的变化式,以避免髋臼的摩擦。
1. 抬腿時保持膝盖弯曲。
2. 試試看保持脚稍微分開。
3. 脚往下降時,不要让脚太靠近地板。
在英雄式和三角式中,髌骨的摩擦有时可以透过将脚掌稍微往外转来避免。但由于每个人独特的骨骼结构,有时反倒将脚掌往内转会更有帮助,而非往外。通常,透过将脚往后跨进入英雄式,会比往前跨更能释放髌骨的张力。往后跨会放松弯曲脚的髌骨前侧张力,允许它沿着最小摩擦的路径滑动。
发生在手肘或肩膀的摩擦声响常出现在练习Chaturanga或上犬式的时候。让学生加宽双手间的距离,并让手肘往外一点会有帮助。不过这个变化需要比较多的力量,所以初学者可能得让膝盖着地,而非脚伸直。
关节真空吸附
第二种关节发出声响的原因是关节被真空吸附住了。关节中的骨头被吸力暂时黏在一起,而非因为摩擦力。当真空状态被破坏时,我们就可以听到啪啪声响。
一个日常生活中可见的真空吸附例子是水杯的底部被黏在桌面上。当两个坚硬、平整的表面间存在着一层液膜时,藉由将液体排至边缘,便能在两者之间创造出真空状态。只要液体的封印没有被打破,真空状态就能一直维持下去。如果我们小心谨慎,我们可以将被杯子所吸附住的重物提起。
大多数身体的关节都有着理想的形状,能让真空吸附发生。骨头的端点贴附着坚固、平滑的软骨,而关节本身则被滑液所充填。滑夜是润滑关节的必需品,能减少关节间的摩擦,但如果关节维持不动的时间够长,那么某些骨头间的滑液会被挤压出去,产生了暂时性的真空状态,或着真空吸附。
真空吸附最常发生的位置是手指、脚趾、脊椎的关节和肋骨。当真空吸附发生时,我们通常会感觉「卡卡的」或着「很紧」。这是因为关节并没有移动。折手指节是一种打破手指被真空吸附的行为。有些人在脊椎扭转时让脊椎「喀啦」一声,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这会让他们感觉不错,而且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两者的差别
解除真空吸附,和摩擦所发出的声响之间有个重要差异。一旦真空吸附被解除,关节就不会再次发出声响,直到它再次静止、维持不动一段时间。因为即便外在条件都已具足,真空吸附的发生仍需要一段时间。例如说,水杯并不会立刻就吸附在平面上。解除真空吸附实际上是有好处的,因为它允许关节自由发挥该有的机能。
但摩擦的声响跟真空吸附不同。它可以透过意志创造出来。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尽其所能地弹我们的手指。如果你或你的学生能反覆地在髋关节、膝盖或颈部发出啪啪声,那么这就是我们不乐见的摩擦声响。偶一为之的摩擦声响不会带来伤害,但注意不要让它变成一种习惯,或着神经性的抽蓄。
相关链接:
关节咔咔响是怎么回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