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拉伸,首先需要提及关于柔韧性的概念。柔韧性的常见定义是单一关节或多关节的活动或运动范围。
专业教练及生理学家古莫森将一般定义扩展成以下描述:单一关节或多关节在有同伴或器材协助之下,瞬间可达到的活动范围极限。
>
柔韧性是健康体适能五要素之一,也是身体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柔韧性使原动肌的工作更经济、更高效,良好的柔韧性有利于预防肌肉僵硬和肌肉劳损,有利于保持肌肉的良好功能,防止肌肉拉伤。
>
身体柔韧性由三部分组成:
1、关节的可活动性
2、韧带和肌腱的伸缩能力
3、肌肉的放松度 。肌肉的表现能力是由其放松的能力来决定,放松带来流畅的动作。
>
柔韧性与疾病
如果身体两侧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不同,会导致脊椎的偏移、错位。外在影响美观,内在会增加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同时脊椎的问题会引起人体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
>
而躯干与内脏疾病的密切联系,已经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但国内外的专家研究太多的局限于骨骼与症状上面,忽视了导致这种病变的根本原因“肌张力”。而改变肌张力的最快方法就是让两边肌肉的柔韧性一致。
>
柔韧性和老化
随着年龄增加,肌肉和关节会愈来愈紧绷僵硬,这是老化的必然现象,虽然我们没办法阻止老化,但我们通过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各项技能运作正常,年龄不该是健康和活跃生活的阻碍。
柔韧性和运动范围
拉伸”通常被用来提高柔韧性。“运动范围”练习,通常用来当作“灵活性”练习.运动后拉伸是用来恢复运动前的运动范围,而不是改善柔韧性。
>
拉伸是针对肌肉筋膜,不是韧带和肌腱,这是很多人拉伸的一个误区。其中最多的情况就是长期过度拉伸大腿后侧,导致膝关节失去了稳定性(关节相间原理)。
下来介绍一下拉伸的基本原理:
肌肉由数千个称为肌纤维的微小圆柱状细胞所构成。这些肌纤维平行分布,有些可长达三十公分。每条肌纤维里有无数个成细丝状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让肌肉能够收缩、放松及延展。
每个肌原纤维又由数百万个称为肌小节的肌束所构成,而肌小节又由众多粗细肌丝交叠组成,每条粗肌丝和细肌丝的主要构成物是收缩性蛋白——肌动蛋白与肌凝蛋白。
>
由于肌肉和肌膜含有较上述其他构造数量更多的弹性组织,因此肌肉和肌膜应该是柔韧性训练的重点。
>
延展肌肉因而扩大活动范围的过程,是从肌肉里的肌小节开始发生。当身体的某个部位进入延展肌肉的姿势时,粗肌丝和细肌丝之间的重叠部分会减少。一旦达到这种状态,让所有肌小节彻底延展时,肌纤维就能达到放松时的长度极限。
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的拉伸将有助于延展结缔组织及肌筋膜。高斯平克分别于一九六八年及一九七一年联同威廉提出这样的结论。
固定做拉伸一段时间后,肌小节的串连会增加,肌原纤维末端会出现新的肌小节,肌肉的长度和活动范围会因此增加。
>
静态拉伸可以提高关节的柔韧性,然而, 它的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由于一些研究未能证明拉伸可以改善组织长度(例如肌肉肌腱单元)。
有人认为柔韧性改善是由于拉伸耐受性增强(能够抵抗拉伸的能力),而非组织的延展性(例如肌肉肌腱长度的增加)。
肌肉延展性和关节活动范围,更多取决于先天条件,拉伸只能恢复先天应有的状态,拉伸提高的是肌肉被拉长时的痛感耐受力,直白说就是明明你可以拉这么长,但是拉了很痛,肌梭自然感应到就反馈让你收缩肌肉拉不长了,而经常做拉伸练习可以降低肌梭对拉长的敏感度。
>
虽然这已经被提出,但较新的高质量研究证据表明,静态拉伸可以通过改变与组织刚度(被动牵伸的肌束长度和羽状角度)相关的机械因素来改善柔韧性。
静态拉伸似乎可以通过增加被动牵伸肌束的长度和减少羽状角度来改善柔韧性。
>
除此之外,静态拉伸似乎可以使神经兴奋性降低多达16-88%,这是通过脊髓反射的变化所观察到的,灵活性的增加也可以归因于神经兴奋性的降低。
因此,除了改变肌肉肌腱单元的机械结构(被动牵伸的肌束长度和羽状角度),静态拉伸也可以通过降低神经兴奋性来改善柔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