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运动后都有做 Cool-Down (低强度动态缓和运动,例如轻松慢跑)的习惯,让身体各系统逐步平复至静止状态。多年来运动界皆广泛推崇这做法有助加快血液循环、带来养分、排走废物、减少运动后即时不适和长远预防伤患云云。然而,这个近乎常识的概念,最近却受到部分运动学者质疑。
上月中有荷兰和澳洲学者在着名运动科学期刊《Sports Medicine》发表文章,从下列14个角度 (见下图),详细分析歷年数十篇比较运动后Cool-Down 与否对身体短期和长期影响的研究:
即日较后时间和翌日运动表现 (Sports Performance)
乳酸排走速度 (Lactate Removal)
迟发性肌肉酸痛 (DOMS)
肌肉损伤指标 (Muscle Damage)
肌肉脑神经功能 (Neuromuscular Function)
活动範围和绷紧度 (ROM & Stiffness)
肌肉醣原重组 (Glycogen Resynthesis)
免役系统复原(Immune System)
心血管和唿吸指标 (Cardiovascular & Respiratory Variables)
排汗速度和体温调节 (Sweat Rate & Thermoregulation)
荷尔蒙水平 (Hormones)
情绪和睡眠 (Mood state & Sleep)
长期伤患预防 (Injuries)
长期肌肉适应 (Muscle Adaption
>
以上各项的详细分析可参看原文(https://goo.gl/pGYCAf)。整体而言,文章作者指出虽然坊间流传很多不同理论学说,但现时其实并没有充足客观科研数据,证明动态Cool-Down对短期表现、减少运动后头晕不适、预防伤患和其余大部份指标有直接功效,这无疑跟坊间大众普遍的想法有一定出入。Cool-Down 唯一较显着的作用为加速乳酸排走,但过往研究已指出在剧烈运动后即使不作任何活动,乳酸浓度也会在90分鐘内自然回落到运动前的水平(<2mmol/L),故此 Cool-Down 对一般人的真实效用存疑。作者甚至提出,对于部分能力稍逊的人士,过量的Cool-Down (超过30分鐘或强度过高)反有机会带来坏处,例如会造成更严重的肌肉破坏和伴随的肌肉酸痛,以及减慢醣原重组,影响复原速度。
所以Cool-Down 就没有用处?
得悉上述发现后,或许不少朋友 (包括笔者自己) 心里都会充满疑惑,毕竟「运动后要Cool-Down」的概念早已根深蒂固,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也不见得有特别问题,现阶段要完全推翻这做法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事实上,作者也非全盘否定 Cool-Down 的作用,他们同时提出:
上述分析主要从「生理」层面出发,但现实中大部分运动员皆认为有 Cool-Down 总比无Cool-Down 好,这可能是出于心理作用/羊群效应。
运动后的Cool-Down 环节能予队员和教练有交流分享的机会; 并且让运动员有时间放空思考、专注技术,检讨自己刚才训练/比赛的不足。
运动员本身的经验水平、训练内容、持续时间和强度皆可对 Cool-Down 效果有影响。上述分析仅指出在一个大群体中 Cool-Down 未必有显着效用,但对于个别人士这做法仍可有一定好处。
以上文献所指的 Cool-Down为低强度动态运动,但现实中很多人还会配合拉筋伸展和使用泡沫滚轴 (Foam Roller)按摩,而后两者本身也会对复原效果造成影响,故此不少研究的实验条件或未必能真正反映现实情况 ,很多细节仍有待进一步科研证据釐清。
实际建议?
参照现有文献证据,作者在文末也提出多项实际建议供大家参考:
Cool-Down 的时间不应超过30分鐘,并应以低强度、低衝击性进行,在增加血液循环的同时,避免造成额外疲劳、肌肉损伤和影响醣原恢复。
Cool-Down的运动模式建议跟之前的训练活动(和所牵涉的肌肉) 相近,以增加针对性。
教练可善用Cool-Down的时间促进队员间的交流,凝聚团队,同时运动员也可藉这个环节回顾训练要点。
正确理解个人差异性,并根据经验累积灵活变通,教练和运动员需注意同一套做法未必适用于每个人身上。
篇幅所限,今篇先写到这里。大家对于这议题又有什么看法呢?
科学文献
Van Hooren, B., & Peake, J. M. (2018). Do We Need a Cool-Down After Exercise? A Narrative Review of the Psychophysiological Effects and the Effects on Performance, Injuries and the Long-Term Adaptive Response. Sports Medicine, 1-21.
撰文: Eric Poon (运动科学博士生,认可体能训练专家 NSCA-CSCS,运动生理学家 ACSM-E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