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岁
进入小学、开始正式集体活动
开启了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
>
孩子生长发育旺盛,活泼好动,肌肉系统发育快,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大。同时也在为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积蓄能量。
在安排7~10岁儿童膳食时,要根据生长发育特点,在保证能量供给符合需求的前提下,应注意蛋白质的质与量,及矿物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供给。
要防止孩子偏食、过度吃零食和甜食,应做到供给多种食物,荤素、粗细搭配,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
资料来源于中国营养学会(MJ/d为每天的能量需要量,1kcal=4.184kJ)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7~10岁学龄儿童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家长要根据食物营养成分表或食品营养标签和营养素摄入参考系列介绍(一~四)学会计算孩子的营养素摄入量,保证每周营养素摄入量平均值能够符合上表的每天营养素摄入量就可以。
>
(1)能量、蛋白质、脂肪
虽然7~10岁学龄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活动量存在个体差异,但孩子的能量需求比成人高的这种倾向性是一致的。目前能量摄入过多是儿童、中青年肥胖的主要因素,因此能量摄入要适量。
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对蛋白质的需求也较高,比如:10岁男孩的蛋白质供给量为50g/天,如按每千克体重计,其蛋白质需要量低于学龄前儿童,远高于成年人。 宜选择鸡蛋、牛奶、豆腐及豆浆、鱼、瘦肉等。
快速发育也需要脂肪,但是目前孩子普遍脂肪摄入偏高,要注意荤素搭配。
>
(2)矿物质、维生素
由于生长发育的关系,学龄儿童多缺铁,此外由于女孩的生理期和第二生长发育高峰期早于男孩,所以在这一阶段要储备铁,因此要按每天13mg供给量充分供应。
儿童骨骼快速增长需要大量钙,学龄儿童钙的需求量为每天1000mg;其他矿物元素的供应也要充足。
此外,维生素的需要量随生长发育加快而增高,要通过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叶酸的足量摄入,同时要保证维生素A、D等的足量摄入。
>
(3)水、膳食纤维
孩子开始小学的集体生活,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饮水不足,会出现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记忆力下降。一定要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
孩子从家庭和幼儿园的简单生活过渡到小学,集体生活的范围突然变大,接触的人和环境变化很大,受到身体、心理、肠道菌群等影响,便秘现象普遍,长期便秘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
膳食纤维作为第七大营养素,对肠道健康和缓解便秘有非常好的作用,建议7~10岁学龄儿童每天摄入膳食纤维15~20g,考虑到粗纤维摄入过多会造成矿物元素流失,建议适当补充水溶性低聚糖(益生元),比如低聚果糖等。(水溶性低聚糖的每天摄入量不超过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