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楼下的小超市,每到下午三四点,零食货架都会遭到附近办公小姐姐们的“无情扫荡”。
据我观察,她们的标准动作是这样的:只看包装正面,喜欢或者经常买,拿起来就走······真土豪!
>
不像我,一边翻过来看背面的营养成分表,一边心里默默计算吃下去的热量~~
>
有一天,意外发现一个帅帅的小哥哥,居然和我有同样的习惯~~手里拿着一个小包装食品,看着营养标签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念念有词·····
竟然解开了困扰我好几年,一个让我百思不得解的困惑:
有一次,做设计的表弟给我看他刚刚完成的作品,一种女性食品的外包装。整体风格我很喜欢,就是觉得后面产品说明差点火候,配料、营养成分、保质期字体又小又密,看着太费劲了。
表弟对我讳莫高深的一笑,说甲方会喜欢的,我追问为什么,他借口商业机密怎么也不说了。
细思极恐,莫非他们根本就不打算让我们看?
很多妞儿平时不习惯看营养标签,无非两种原因。
一是根本不想看,姐喜欢吃,姐乐意胖。好的,姐,那你继续有钱任性好了。
另一种是看不懂,觉得营养标签就是密密麻麻一大堆陌生的名词和符号,完全是一脸懵逼。
如果是这样,小编今天就教教你怎么看营养标签,很简单喔。
可以把营养标签看成食物的身份证,身体看成一列火车,你自己是列车员。
身份证是一个人的身份标识,无法证明自己身份的人肯定上不了火车;同样,营养标签也是食物的身份标识,没营养标签的食物不能吃。
另外,还有一类人不能上车,他们有身份证,上来后有可能扰乱秩序,没错,是不法分子;同样,食物里也有“不法分子”,它们有营养标签,吃下去却有可能在身体里“制造混乱”,影响健康,让你长胖,尽量少吃。
食物的营养标签长得是这样的:
>
我国规定必须标注5项,行话叫1+4,除总能量外,还有4种营养成分,分别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
这方面每个国家的规定不一样,有1+5的,有1+6的,有1+7的,有1+8的,最多是老美,1+14。
当然了,这是在我国,除了1+4,其他营养素自愿标注,这里面就有门道了。
先分享我第一个小经验:营养成分表营养素列得越多,这种食物的营养越丰富。
你想啊,谁手里有好东东不拿出来显摆显摆,况且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如果有,谁能还藏着掖着?
>
营养成分表第二列是每100g 所含营养成分的量。
第二个小经验:必须标注的5项里,除了蛋白质外,其他的嘛,都是越低越好。
>
很多人都看不懂第三列,NRV,什么鬼?有些动手能力强的妞儿马上开始计算:25+16+38+21+26等于~~~126%,怎么会这样?
看完这张图你就会恍然大悟了。
>
这是国家的推荐量,歌词大意是一个成人每天摄取营养素最好是这个标准:热量8400kj,大概2000大卡,蛋白质60g,脂肪60g,碳水化合物300g,钠2000mg
你用前面那张图的第三列上的能量除以这张图的能量试试?2093除以8400等于24.9%,四舍五入,25%,照方抓药,用上面那张图的蛋白质除以这张图的蛋白质试试看!9.6除以60等于16%,原来是这样。
再看一张图。
>
这是很多妞儿喜欢吃的一种辣条, 每100g钠含量是2745mg,除以国家推荐量2000mg,正好137%。
也就是说,吃100g这种辣条,你一天就别再吃盐了,忧伤的是,这种辣条一袋105g。
国家推荐的每天2000大卡(8400kj) 摄入量是针对正常体重的人,如果想减肥,想制造热量缺口,还要按比例减少。比如你想每天制造500大卡的热量缺口,每种营养素在国家推荐量基础上还要分别减少25%。
看到这里,基本上你就能大致看懂营养成分表了。先别得意,再看看这张图,有没有发现不对的地方?
>
这是一种大家特别喜欢吃的黄瓜味薯片,看营养成分表似乎不高哈,再仔细看看···噢···它的计量单位是每份,它每份30g,要是换算成100g 的标准,需要在再乘以 3.33,能量一下子变成了2164kj,脂肪迅速变成了30g,秒变国家推荐量的50%·····
第三个小经验:看营养标签还要看到底是每100g 含量还是每份含量。
还有更绝的呢,再看看这张图片:
>
这是远近闻名的薯条,看起来热量不高啊?请看它的热量单位,是 cal(大卡),不是 kj(焦耳),1cal 等于4.184kj······
第四个小经验:看营养标签还要注意一下热量单位。
再看这张图片:
>
能量490kj,不高嘛,不对,是每份490kj,每份只有25g,换算成100g 要乘以4,哇,有点高了。
脂肪下边的反式脂肪是0,既然是0,干嘛还要标示出来?
两个意思,它真的不含反式脂肪,或者含量很少,国家规定含每100克反式脂肪含量小于等于0.3g也可以标注0。
第五个小经验:加工食品反式脂肪标示为0的意思是反式脂肪含量很低。
那些氢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最明显的暗号就是配料,里面有带“氢”字的,在脂肪队伍里,基本确凿无疑是反式脂肪了。
>
除外,那些“人造奶油”、“人造酥油”、“人造黄油”、“代可可脂”、“精炼植物油”、“精炼菜籽油”、“植脂末”和“起酥油”也是反式脂肪团伙的。
看配料表也是个好习惯,能辅助营养成分表获得更具体的信息。一般说来,含量越高的成本越靠前,这样你就知道吃到肚子里的是什么啦。
尤其不久前说过的游离糖,对身体害处益少,它如果排名靠前,少吃为妙。
还有的食物,如果打着低糖的旗号,要特别留意它的脂肪含量,很可能不低呦,因为糖和脂肪支撑着食物的口感,糖少了,再缺少脂肪,能好吃吗
>
同理,打着低脂肪的食物也要特别留意碳水化合物含量······
学会了看营养标签以后,你就可以晋升成吃不胖的妹子了,而且还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装装13,俘获他们膜拜的眼神······
最重要的,可以像小编一样,在超市偶遇又帅又有型的小哥哥~~
吃不胖的方法很多,我最佩服就是技术性吃货了,能看懂食物营养标签,知道自己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