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开始减脂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戒糖戒油。而其中第一个要改掉的坏习惯就是喝可乐。因为可乐含糖高而且易吸收,而增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热量一次性喝到肚子里,连咀嚼都不用,方面快捷。
但是冰凉的可乐划过喉咙的刺激感真的好爽啊!于是很多可乐的忠粉,开始转向无糖可乐(如可口可乐的零度可乐)。因为其类似普通可乐的口感,足够的碳酸加上零热量,也让无糖可乐成为了不少减脂人士的首选。
>
那么减脂期间到底能不能喝无糖可乐呢?所谓的无糖,是不是就代表零热量呢?零热量是不是就不会囤积脂肪了呢?
零度可乐到底是不是零热量?
答案是:接近于零热量,但不等于零。
别紧张。市面上常见的零度可乐,营养标签上热量那栏写的是0。如果大家下次去欧洲的时候,可以仔细研究一下当地零度可乐营养标签上的热量数值,那个数字不是0,而是每100毫升0.3大卡,也就是每听约1大卡。
>
这是因为零度可乐毕竟不是自来水,添加了各种成分,自然就会有热量。通常如果每份食品的热量小于1大卡,产商可以不标注,因此热量那栏就直接写了0。显然欧盟对食品的热量标签要求较精确,因此大家才有幸见到热量并不为零的零度可乐。
减肥能不能喝零度可乐?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学术界就此意见不一,争议的焦点就在零度可乐采用的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及蔗糖素)上。
>
正方认为,零度可乐的热量几乎为零,因此没有热量摄入,不影响正常减脂。而反方的观点认为,零度可乐的人工甜味剂对人体和大脑具有“欺骗效应”,本身就可以导致胰岛素分泌,从而促进脂肪形成,因此含不含热量并不重要。
究竟孰是孰非?
人工甜味剂到底是不是罪魁祸首?
在2005年,荷兰最古老的学府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的教授Paul A.M. Smeets及助理做了一项很有意思的实验(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human hypothalamic responses to sweet taste and calories)。
他们将实验对象分为四个群组,分别提供四种饮料,然后监测他们对这些饮料的生理反应。
这四种饮料分别是:
>
你们觉得哪一组会出现胰岛素升高的情况呢?
分别饮用四种饮料后,血液化验证明,只有饮用葡萄糖和麦芽糊精的两组,出现了胰岛素升高的情况;而阿斯巴甜那组的胰岛素水平并未受到影响。实验认为,阿斯巴甜的甜味本身并不足以导致胰岛素分泌,只有当甜味和热量并存的情况下,才会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
>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终于舒口气,觉得零度可乐终于可以随便喝啦!
别着急,要知道学界对于不同的甜味剂是区别对待的。零度可乐采用的人工甜味剂不仅仅是阿斯巴甜,还有安赛蜜和蔗糖素。
不少在小白鼠身上的研究已经证明,安赛蜜可以引致胰岛素分泌,但是,这些研究仅限于动物,对人体的影响未有足够的研究和证据。而蔗糖素,作为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的甜味剂,对胰岛素的影响就更加众说纷纭。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份研究表示,相对于喝自来水而言,蔗糖素可以提升血糖浓度高达20%,从而影响胰岛素分泌。而爱荷华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的一项实验证明,蔗糖素和自来水对人体血糖的影响是几乎一样的。((﹀_﹀)你们到底是要怎样。。。)
总结一下
无糖可乐本身并无法直接让你变胖,一听330ml的零度可乐,热量不到1大卡,喝一箱也没法增加脂肪。而喝可乐的时候你在吃的其他食物,才是决定肥胖与否的关键因素。
>
大部分想要减脂的人体脂居高不下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只是把饮食中的含糖可乐,换成了无糖可乐,而其他部分未做相应调整。这样的情况下,可乐到底是无糖还是有糖,对你目前的身体状况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就像最近可口可乐新推的一款白色Coca-Cola Plus,口号实在很矛盾:“减慢糖分摄取,减少脂肪吸收”,如果你不希望身体吸收这么多糖和油脂,那为什么一开始要把这些糖和油脂吃到肚子里呢?不觉得吃完了以后再靠喝一罐可乐试图“减少”吸收,有点徒劳吗?
最后提醒一下,可乐(含糖或无糖)本身是加工食品(含有各种人工添加剂),并不属于天然的食物,所以长期饮用对身体并无益处。希望保持身体的长期健康,就不要贪图一时的口感,白开水永远是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