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来份食谱!吃了就瘦的那种!
隔壁那小谁按食谱吃的,瘦了好多!
鸡胸能吃吗?鸡腿能吃吗?
白菜能吃吗?油菜能吃吗?
... ...
何时起,食谱成了武林秘籍般的存在,似乎得到食谱就能随意减脂增肌,轻松完成塑身大业,实则不然。
在本文里,你对食谱的美丽幻想,都会破灭。
>
一、何为食谱
食谱是表象,根据制定者不同,食谱千差万别,即便同一名制定者,所处阶段不同,食谱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份食谱的制定至少需要包含以下要素:
(一)数据采集
身体数据: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热量等
饮食目的:减脂、增肌等
运动习惯:运动种类、频率、强度等
生活习惯:三餐或五餐、睡眠等
工作情况:工作时间、出差安排、饭局情况等
其他情况: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
(二)饮食分配
在数据的基础上,对所需热量进行计算,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三大宏量营养元素的比例,将营养元素转换成为食材,细分出水果、蔬菜等不同种类。
(三)选择食材
考虑病史、过敏史更因素,选择合适的食材。
(四)烹饪建议
烹饪方式决定了做熟后是否还“健康”,比如无论何种食材油炸之后,热量基本都超标。
(五)适时调整
算数不难,适时调整,如何调整才是技术活。
综上,食谱是表象,其背后有着复杂的计算、配比、调整过程,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如乱用食谱,多数情况下会产生负面性效果。
二、因人而异
由此可见,制定食谱是一个复杂的事项。同时,大家明白了,食谱是因人而异的、是个性化的,不是普适的。
由于个体间差异性巨大,所以没有食谱能适用于多人,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我看有人随便照着食谱吃也瘦了啊!” 对,是有。但瘦了不代表就是“减肥”,不代表健康,更不代表是对的。“减肥”的目的是减去脂肪,同时尽可能保留肌肉,错误减肥方法大多数情况下减去的是水分和肌肉。
了解伪减肥法点击《怎样减肥本质探讨:饮食最关键 运动是必须》
了解饮食热量点击《减肥饮食怎么吃?》
>
所谓“网红食谱”的炮制过程:选择健康的食物鸡胸肉、牛肉、水果、蔬菜、杂粮,拍上美美的图片,使用好看的滤镜,随便搜几张腹肌翘臀的配图,一份带着“健康”光环的食谱新鲜出炉了。给你一种错觉,似乎吃了就能瘦下来,还能有点小肌肉呢!可事实上,就算这些食谱中有的具备了量的概念,一个100kg的人和一个70kg的人,怎么可能使用同一个食谱呢?
那为什么照着吃会瘦呢?答案就是:大幅降低摄入。举例:女性代谢(基础+运动)大致在1500-1700大卡,随便弄一份热量为700大卡的食谱去吃,开始肯定瘦,为什么?谁饿着不瘦啊!这时,你已经陷入了“节食”的泥潭,却还沉浸在体重下降的欢乐中,随后等着你的是:
节食(大幅降低摄入,体重降低,开心)
忍受(由于激素分泌的影响,越来越想吃东西,纠结)
偷吃(偶尔偷吃或者暴饮暴食,吃完了就后悔,负罪感)
复胖(终于无法坚持,放开吃,绝望)
等待下一轮节食的到来(迷茫)
了解节食的危害点击《怎样减肥本质探讨:饮食最关键 运动是必须》
健身先健脑,相信科学、数据和逻辑,很多明星、演员、运动员、哪怕是医生的饮食和建议都错的一塌糊涂,一个人在本职领域的专业、地位、成就与他在其他领域的水平没有任何关系,除非他在其他领域也有所投入。
牺牲健康(严重的危害生命)来换取体重,不值得。
>
三、不钻牛角
“老赵,鸡胸肉换成牛肉行不?”当然可以。
我们要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减肥饮食怎么吃?》)。以碳水化合物为例:大米、玉米、糙米、地瓜、土豆等,这些都是碳水,都在碳水化合物的选择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做好“双控”问题就不大,“双控”是选择控制和饮食控制,选择控制是指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选择不超量的食物;饮食控制是指全天的饮食中只吃自己准备好的,不超量、不额外摄入。
四、适时调整
没有调整机制是多数食谱的弊端,本身发布食谱的人靠不靠谱都不知道,就有人敢跟着吃,吃这样一份不知道目的、也没有调整机制的食谱,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多大的无知。
没有谁或者什么方法,可以一次性就给出适合你的食谱,再精密的计算也是数据推倒的结果,对于消化吸收等无法量化的问题,需要通过实践进行调整。比如,严格执行食谱,吃上3-5天,记录每天剩下多少碳水、蛋白质、水果、蔬菜,作为调整依据;亦或,吃了一段时间切实有效,体重降低了,就要使用新的数据,重新制作符合当下情况的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