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许会有这样的困惑:六点下班,应不应该吃晚饭再去健身房?如果不吃,有可能会因为饥饿使晚上的训练状态不佳。如果吃,除去吃饭时间还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消化才能健身,使健身时间大大加长,直接影响晚上的休息。
因此,蛋白棒在健身界的市场才会这么大▼
>
等等,好像拿错了。
>
蛋白棒又称为能量棒,这种外层裹着薄薄巧克力的就是蛋白棒。注意,这可不是巧克力,蛋白棒里面均为蛋白粉、坚果、水果等,每根可提供 12g 蛋白质和 210 大卡热量。可以完美避开下班去健身房前到底要不要吃晚饭的问题,而且体积小容易携带。
随着健身风潮在国内越来越热,能量棒也悄悄流行了起来。蛋白质、谷物或是碳水化合物,各种原料、各种口味层出不穷,还经常配上激励人心的广告标语,仿佛今天吃了它,明天就能变身大力水手。
甚至还能取代伟哥▼
>
(情人节礼物不二选择!!)
但是,蛋白棒的价格较贵,平均每条(士力架大小)的价格在15~30元之间。平均每天吃三条这样计算,一个月之后,你就会▼
>
(喝酸奶只舔瓶盖、六瓶益力多一起喝的壕请忽略)
士力架的构造似乎与蛋白棒相当,同样可以提供很高的热量及蛋白质。那么,士力架能代替蛋白棒吗?
>
士力架主打“横扫饥饿,做回自己”。其中花生夹心巧克力是热量型巧克力的典型代表,100g的士力架含有490大卡热量、23.6克脂肪、8.8克蛋白质,需要爬楼梯62.7分钟消耗完。
当你在健身房看到一位大神,轻松地做着坐姿腿举▼
>
也许,是因为他吃了士力架。如果他没吃之前,一定是这样的▼
>
或者是这样的▼
>
士力架其实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能量棒,能量棒的初衷在于「以最小的体积,在短时间内给身体大量的能量补充」,小小一根,就能让我们元气满满!
>
>
>
据健身房异闻录记载,能量棒的原型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主要研发给宇航员补充能量的,说到没有时间、地点好好吃饭的人,没有谁能比宇航员更加不容易吃上饭了…
>
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 1980 年,加拿大马拉松运动员为了解决跑马拉松时因糖原耗尽而遇到的临界状态,就研究出一种能在运动过程中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能量棒就这样诞生了。
>
发展到现代,健身的人群开始变多,许多上班族没有时间在健身和下班之前抽出时间好好补充应有的能量,所以能量棒也就越来越普遍,口味也越来越丰富。(健身房一个健友的梦想就是研究出榴莲臭豆腐味的能量棒)
吃过的人都知道,士力架那甜到爆表的味道以及惊人的糖,能把你腻上天。这是健友大佬B第一次吃士力架时的表情▼
>
忽略超高的热量及脂肪含量,士力架的确能够迅速补充热量。其实能量棒里面,大概含有这些东东▼
碳水化合物:能够快速供能、持续释放能量、保证机体能量代谢以及血糖的平衡稳定;
脂肪:作为一种储存能量,每根能量棒之中的脂肪含量大约有不到 10g 左右;
蛋白质:蛋白质是能量棒中最重要的一环。每个不同牌子的能量棒含有不同的蛋白质含量;
维生素:能够有效补充运动损失并促进能量生成。
除此之外,巧克力还能给人一种恋爱的感觉。
脑补了一下,恋爱的感觉大概是这样▼
>
因此,可以简单地总结:增肌的同学,可以在运动量较大的训练后补充一条士力架,里面的糖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热量能够很好地帮助肌肉恢复,促进肌肉生长。但对于减脂的同学,切记不能多吃,士力架中含有的热量、脂肪及糖分是不利于减脂的,减脂人群一定要避免。
要记住这是能量补充,不是零食!
至于不同场合适合吃什么样的能量棒,知道你懒得看字,Lifefitness为你画了张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