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天生大饭量么?
难道我注定与“瘦”无缘?
减肥大计难道注定失败?
也许......是因为你吃错了食物,才感觉吃不饱!
什么是食物的饱腹感?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感觉饥饿,就会积极寻求食物,有吃东西的强烈愿望;一旦感觉饱了,就会自动停止进食,一段时间内再也不想吃东西——这种感觉叫做食物的饱腹感。
人的饥饿感和饱腹感是由人脑调节控制的。在人的下丘脑中,有控制食欲的神经中枢,分为饱腹中枢和饥饿中枢两部分。
什么是饱腹指数?
为了测试哪种食物能够提供最佳的饱腹感,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开发了一个饱腹感等级表,被称为“饱腹指数”(SI)。SI是指含240大卡的食物,给人的饱腹感比较。
即吃同等热量的食物,看看哪种食物不容易饿。
如何才能吃得少有能吃得饱呢?
在含有同等热量的前提下:
1.食物能量密度
2.食物体积大
3.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多
4.咀嚼食物速度慢
5.食物不易消化
食物的饱腹感就越强
增强饱腹感的方法有哪些?
1.选择饱腹感强的食物
研究发现,膳食纤维、蛋白质含量较高、体积较大,水分多而脂肪低的食物“饱腹指数”高,比较容易“骗饱”胃。
a娃娃菜富含钾元素,能调节代谢,帮助下身减肥和消除水肿,还还有助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并且娃娃菜富含膳食纤维,可以提供很强的饱腹感!
b马铃薯含水量较高,其中的淀粉含量只有20%左右,并且还富含能够产生饱腹感的柔软膳食纤维。
c早餐吃鸡蛋,可以让你在午餐之前都充满饱腹感。鸡蛋的饱腹感在于高蛋白,如果早餐摄入300卡路里,其中含有充足蛋白质的话,可以减少早餐和午餐之间的饥饿感。
d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还有额外的蛋白质和纤维。是一种可以让你吃得更少,提供充足饱腹感的健康零食。(*坚果每日20-25g就好)
e燕麦富含纤维、蛋白质、β-葡聚糖,能让饱腹感更持久,饥饿感和食欲更低。
2.选择低GL的主食
低GI的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进入血液后,血糖较低。
3.改变进食顺序
吃饭遵循:
喝汤→蔬菜→肉食→主食 的顺序。
原理在于主食都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空腹吃会令血糖飙升,人体大量分泌胰岛素,促进体脂的合成;而蔬菜含大量膳食纤维,先吃可以预防血糖迅速上升,增加饱腹感,并能抑制人体吸收脂肪。
咱们很多人吃饭都有个毛病,看见美食,那简直跟饕餮似的。一顿猛吃啊,然后吃完了站起来发现——怎么这么撑???
大脑受到饱腹感的信号要20分钟,如果吃得太快,来不及给大脑时间提醒你已经饱了,就会摄入过多热量,七分饱变成了十分饱!
细嚼慢咽能延长用餐时间,刺激饱腹感神经中枢,所以每口饭咀嚼的次数不要少于10次哦,这样更容易控制身体不要过量进食。
5.不要节食
“不吃总不会长肉了吧”?
但是恰好就因为不吃,会感到非常饥饿,当达到饥不择食的地步时,往往会吃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