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就像电脑,男女之间硬件相似,
而女性的软件比男性高级——多了生殖模块。
也就是说女性的身体比男性要复杂,所以说男性减脂易如反掌
所有减不下来的男士我认为都是努力不够,
show me your balls! Man?!,
而女性比较麻烦,需要“哄着”身体来。
>
女性因为雌性身体比雄性复杂,
科研人员为了防止被雌性动物的月经周期变化的
荷尔蒙影响实验结果,
倾向于使用雄性实验动物。
所以出于“偷懒”——担心月经周期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许多科学研究(包括营养研究)排除女性参与者。
这可能会混淆事实,
比如一些在男性参与者上的实验结果并不能给女性参考,
举个例子,间歇性禁食这件事在女性身上就容易失败,
因为系统不同,这里不赘述。
女性是减脂人群的主要部分,
那么姨妈周期与减脂之间是否有一些联系呢?
姨妈期该如何分段?
虽然每个姑娘都有姨妈期,
但是你们得了解一下姨妈周期的分段:
月经期(第1阶段,第1-5天);
卵泡期(第2阶段,第6-14天);
黄体期(第3阶段,第15-28天)。
以上28天为例,
每个女人姨妈周期不一样,不要纠结精准数字。
姨妈期分段与营养的关系
多年来各种研究证实,在黄体期,女性倾向于更少地使用碳水化合物和更多使用脂肪。这意味着当试图减肥时,将女性的新陈代谢与他们的营养摄入量相匹配可能是恰当的。一项2016年研究发表*1在Am J Clin Nutr就是这么做的,研究本身和结果相当有趣。
研究是怎么设计的呢?
研究人员招募了60名超重肥胖女性,这些女性相对健康,
不使用激素或者避孕药,并且可以参加氧运动。
饮食
该研究分为两组:周期瘦(Menstralean)
“饮食组和对照组”。
“饮食组与月经周期相匹配”
(即,28天饮食计划被分成3个阶段,
对应3个月经阶段:月经期,卵泡期,黄体期)。
将“周期瘦” 饮食的三大营养素%调整以
匹配月经周期的3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
黄体期(第24-28天)额外加了一些黑巧克力,
从而将每日卡路里限制从1600大卡增加到1800大卡,
这也是为了满足姨妈前对糖分和能量的渴望。
而且第2、3期的蛋白质%非常高,120g蛋白质/天,
因为蛋白质饮食饱腹感维持较好,
且不容易胖(部分能量参与产热)。
对照组饮食被要求遵循丹麦的“饮食日历”的计划
(传统减肥营养计划)。
>
结果
对于完全坚持饮食计划的人
(对,就像你知道的,有的人减肥到一半放弃了),
都瘦了,但将营养与月经周期相匹配
导致比对照组体重额外减轻4.3公斤。
>
研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匹
配
MY ADVICE
我的建议
荤食类
姨妈期间你在出血,可能会使你身体铁含量不足,这导致低能量和疲劳。
我们身体容易吸收的铁的最佳来源包括:红肉,家禽和鱼。
而蛋和奶富含维生素B12,帮助你制造血液中红细胞。
全谷物及精制米面
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全谷物面包)除了缓释碳水化合物,
还有丰富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当然,姨妈期间吃一些精制米面也无妨。
绿叶蔬菜
除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深绿色的蔬菜还是铁元素的重要来源。
豆类
如豌豆和扁豆,也是丰富铁来源。
新鲜水果
各种水果富含维生素C,可以帮助身体吸收铁。
姨妈期间,各种高糖水果可以满足你对甜食的需求
且并不会导致你发胖。
坚果
提供了富含欧米伽3的健康脂肪酸,
来替代你热爱的奶茶、奶油蛋糕中的反式脂肪酸。
巧克力
这里指的是真正的巧克力,不是“代可可脂”,
所以75%黑巧克力不错,既有抗氧化的可可脂,
也有适当的糖分,缓解你姨妈期间对糖分的渴望。
饮料
如可乐\星巴克摩卡咖啡等高糖饮料
也可以适当在减脂期间喝一点,
补充身体的糖分。
TAKE HOME MESSAGE
以上饮食建议组成了一个餐盘:
半盘蔬菜(叶菜、豆类)、四分一盘红肉,
四分之一盘米饭面条面包。
新鲜水果一碗。坚果一小把,还有一杯含糖饮料。
>
贴心提醒:
每个姑娘都不一样,指的是女性在月经期对食物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有些女性可能会注意到,减少盐摄入会减少经期水肿,而对于其他女性来说,这并没有关系,另外各种经期情绪症状,月经疼痛,月经量等也是如此。“Follow your body ”——聆听身体的声音,身体会告诉你她的能量需求。姨妈期间,身体会对能量——确切的说是糖分和脂肪——产生巨大渴望,此时姑娘们要满足自己身体的需要,但注意不要吃到撑。
【Geiker N R, Ritz C, Pedersen S D, et al. A weight-loss program adapted to the menstrual cycle increases weight loss in healthy, overweight, premenopausal women: a 6-mo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6, 104(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