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曾上过许多瑜伽老师的课。基本上,他们教着同样的练习,并说他们所教的叫做哈达瑜珈(Hatha Yoga)或体位法(Asana)。大部份的老师给了我一个印象:体位法除了能为身体带来好处之外,它也是用来揭露内在的工具;有些老师甚至宣称体位法能帮助我们唤醒拙火(Kundalini)!但我看不出这些姿势与灵性之间有任何丝毫的牵连,我是否错过了什么?体位法是如何帮助我们增长灵性呢?
体位法最初的概念以及被教导的方式,与我们现今对体位法的认识有着巨大的差异。在远古时代,冥想是真正的目的,而体位法是用来提升身体与心智能力的工具,人们可以透过体位法的练习而能长时间坐下来进行冥想并保持专注。唯有当身体是健康的,且心智能往内专一时,人们才有机会去探索生命内在的维度。而自我探索正是灵性修习的本质。
瑜伽是通往合一的道路,而瑜伽修习则帮助我们了解身、心、灵等不同层面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求道者开始了解身体与呼吸、呼吸与心智以及心智与灵魂之间的关联。但在今日,人们通常是去所谓的「瑜伽」课强化他们的体适能,而且大部份课堂中教导体位法的方式,都是把体位法当作关注身体的工具,对于如何在身体、呼吸、心智与灵魂之间找到联系基本上毫无着墨。瑜伽是通往合一的道路,而瑜伽修习则帮助我们了解身、心、灵等不同层面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仅仅身体层次上的体位法练习算不上瑜伽,且对于灵性上的成长毫无助益。
举例来说,Pranayama,生命能量控制法(呼吸控制)被认为是掌控心念变化,让心智能往内专一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因此在瑜伽典籍中,体位法的教导总是与生命能量控制法紧密相连,将体位法与呼吸练习区隔开来完全是当代的发明。尽管如此,许多当代的老师在教体位法时并未包含生命能量呼吸法的训练,却仍然口口声声宣称他们所教授的叫做哈达瑜珈。或许这样的体位法练习方式能促进健康,但它无法让心智变得清明,更遑论灵性上的觉醒。
换句话说,你所描述的这些课程并非真正的哈达瑜珈。根据瑜伽典籍记载,哈达瑜珈是一条能达到身体健康、心智清明与灵性觉醒的完整道路。哈达瑜珈的练习包括了体位法(身体姿势)、生命能量控制法(呼吸练习)、专注与冥想。「哈达(hatha)」的字义本身是目标的象征与练习的标的:「哈(ha)」意指「太阳」,而「达(tha)」代表「月亮」。因此「哈达瑜珈」是一种能让练习者体内阳性与月性能量达到平衡的练习。透过平衡一个人身上阳性/月性、男性/女性、主动/被动等等部分,哈达瑜珈的练习在身体与心智之间创造出一种和谐状态。但除非你将呼吸、冥想与身体姿势的练习结合在一起,否则你将不会达到这种和谐的状态。缺乏这种内在的和谐,我们将花费许多时间与能量在与来自内在和外在世界的种种纷扰对抗。
问题:
我一直以为体位法就是瑜伽的代名词,而冥想则是另一回事。但你说体位法仅是哈达瑜珈的一部分,除非体位法的练习伴随着生命能量呼吸法与冥想,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哈达瑜珈。那么为什么在现代世界里体位法和冥想之间看似毫无关联呢?
我来自于一个生活中无处不瑜伽的背景。我们从未将瑜伽视为某种独特的道途或训练──瑜伽就是种生活的方式。我练着瑜伽长大,但直到我二十六岁来到美国时,我才了解我以前究竟在干嘛。一开始,当人们问我说我练的是哪种瑜珈时,我完全不清楚他们的话是什么意思。对我来说,瑜伽就是瑜伽。我并不熟悉如何将某个局部自知识整体中独立出来,并且仅聚焦在这个局部上的方法。另一件让我感到讶异的是人们对于身体姿势的关注程度──在我的经验中,体位法、生命能量控制法与冥想总是一起练的。
我来自于一个生活中无处不瑜伽的背景。我们从未将瑜伽视为某种独特的道途或训练──瑜伽就是种生活的方式
一个小时以上有系统的伸展能让人感到平静并充满活力,这样的效果不仅来得立即,且屡试不爽。相比之下,欲让呼吸起作用并让能量流遍全身(生命能量控制法的好处之一)会需要比较多的时间才能感受到;虽然这些好处是强而有力的,但它们却更为精微。至于更加精微的宁静则是冥想练习的果实。当初瑜伽被介绍到西方时,各式各样的姿势是比较容易受大众欢迎的──因为人们很快地就能理解活动身体的好处。但西方人对于呼吸与心智也需要被训练的概念并不容易接受。因此,体位法的练习很容易营销给大众,相较之下,较精微的生命能量控制法与冥想则毫无销路可言。于是体位法的练习与冥想练习脱钩了,并有了自己的风貌,「体位法」三个字成了多数人心目中「瑜伽」的同义词。他们不清楚冥想才是瑜伽的精髓所在。
认为瑜伽与冥想有所不同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在瑜伽典籍中,你找不到任何将这两者区分开来的叙述。事实上,在瑜伽最权威的文献《瑜伽经》中,对「瑜伽」的定义是对心念变化的掌控,而能帮助寻道者掌控心念的技巧,就称为瑜伽的技巧。根据所有的注释者所做的解说,心念完美平衡的状态以及达到这个状态的方法,称之为「瑜伽」。
问题:
练习时,是什么因素让哈达瑜珈变得灵性?
将持戒(yama)与精进(niyama)纳入你的日常生活中,是让哈达瑜珈转化为灵性道途的第一步。「持戒」的练习包括了非暴力(non-violence)、不悖诚信(truthfulness)、不纵欲(non-indulgence)、不偷窃(non-stealing)、不积累(non-possessiveness)。这五项原则能让你免于以不健康的方式生活。「精进」则包含了下列五项:洁净(purify)、满足(contentment)、自律(self-discipline)、自我研读(self-study)和臣服于至上(surrender to the Divine)──这些能帮助你为健康的生活做出承诺。透过练习这十项原则并搭配体位法与生命能量控制法,你将由里到外彻底被转化。
将持戒(yoma)与精进(niyama)纳入你的日常生活中,是让哈达瑜珈转化为灵性道途的第一步。
对于密音与神圣符号的冥想,是将哈达瑜珈转化成灵性道途的下一步。这能帮助你与神性(Divine)连结。唯有当练习是为了达到灵性目标,练习本身才可能变得灵性。对一个灵性标的进行冥想是一种灵性的练习,而针对培养专注或着超自然力量所做的冥想则不是灵性的练习。如果要达到灵性的目标,就必须采用灵性的方法。
哈达瑜珈中的体位法能帮助你认识你的身体。生命能量控制法能让你触及你的能量层。专注的技巧有助于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点。但这些练习都不必然启迪你走在灵性觉醒的道途上。
并非所有形式的冥想都是灵性的。你可以针对水做冥想,并变的平静且专注。你可以针对火做冥想,而变得有活力并改善你的能量状态。你也可以针对某些咒语(mantra)冥想,而得到类似千里眼或着能治愈他人的超能力。但即便你真的透过瑜伽练习取得了这些超越常人的能力,你仍旧可能与内在的自己相当疏离。
要让心念往内不是件容易的事。外在世界的迷人与诱惑是如此地充满魅力,而心念又已习于追逐这些外在标的,一个接着一个。因此即便一个人真的培养出了专注的能力,也看出不有什么理由要将心念往内,去寻找那内在的神性。
要让心念往内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必须让心念相信,世界上一切的经验与事物皆是短暂的,而内在的「生命之主(Lord of Life)」才是真正的不朽。与神性的连结会是永恒的,而屏除各种感官愉悦、转而拥抱神性后所得到的喜乐是禁得起考验的。唯有透过这样的认识,才能启迪我们开始将心念往内。带着这样的动机进行冥想不仅能培养出专注的心念,还能帮助我们让心念向内移动。这正是内在旅程的开始──一趟步步值回票价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