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身和做运动都有自己的一个目标,比如减脂,增肌,或者就是收紧线条。但是不同的人群有各自的生理特质,对应的饮食和训练方法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来看看不同的身型如何采用针对性的饮食和训练方法,来降低体脂,增加肌肉量。
首先介绍一个健身届很著名的体型分类理论。这个理论由上个世纪40年代,一个叫William Sheldon 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他把人的体型分成三大类:
• 瘦长型
• 运动型
• 易胖型
>
因为Sheldon本身是心理学家,他不仅仅关注体型,还提出了不同体型的人对应的心理特质,这里也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瘦长型:相对内向,敏感,较易感到焦虑,习惯思考
运动型:比较有活力,直接且武断,同时具有一定的侵略性
易胖型:乐观,放松,外向,让人感到容易相处
心理特质就不细说了,我们主要来看看对应的体型都有哪些生理特点。
瘦长型
一个字,瘦。身体较单薄,相应骨骼较明显
胸部及胯部的骨骼较窄
吃东西的时候容易有饱腹感
基础代谢率较高,因而增加脂肪和肌肉量都比较难
>
《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瘦长型
运动型
体型比较方正,肌肉量较多
肩膀宽,腰较细,相对容易练出倒三角
增肌及降低体脂比都相对容易
>
《正义联盟》中的水行侠,运动型
易胖型
体型线条较圆润,四肢较短,看上去肉很松软
食欲比较好
基础代谢率较低
容易增加体重(包括肌肉和脂肪),较难保持低体脂比
>
《华尔街之狼》中的Jonah Hill,易胖型
这个分类理论提出后,被用来作为制定训练计划的一个基础。我们再来看看每个体型对应的饮食和运动方式。
瘦长型
这种体型的人群有时候会比较苦恼体重上不去,尤其是男士,觉得自己太瘦,夏天穿衣服两个袖子空荡荡的。
饮食建议:
* 保证足够的每日热量摄取
* 把碳水化合物(而不是油脂)作为最主要的热量来源
* 吃饭不能以吃到饱为标准,而是应该按照饮食计划吃到够
* 如果吃不下,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或考虑采用增重粉,把热量喝到肚子里
>
训练建议:
* 负重训练应采用大重量,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刺激肌肉生长
* 训练要以多关节运动为主(如硬拉)
* 有氧运动少做
运动型
这个类型的人群各个方面的参数相对比较均衡,所以也有研究指出较容易出运动员。
饮食建议:
* 尽量保持营养结构均衡
* 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肌肉量
>
训练建议:
* 有氧无氧相结合(比如举铁40分钟加上20分钟有氧)来维持低体脂比和肌肉量
* 负重训练强度方面,根据目的,可选择中等强度,多关节和单关节训练相结合
易胖型
易胖型较容易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糖分且储存为脂肪,在增肌阶段会相应增加大量的脂肪,而减脂期间则非常困难。
饮食建议:
* 严格控制饮食结构,尤其是油脂的比例
* 碳水化合物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选择优质的碳水化合物
* 需要多吃蔬菜多喝水,以延缓饥饿感
>
训练建议:
* 以规律性的有氧运动为主
* 根据体重情况,决定是否采用HIIT来增加热量消耗
* 负重训练开始时要以耐力训练为主,不宜过重
最后强调一下,这个理论提到的三个大分类,还会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并不代表瘦长型的人一辈子都吃不胖,易胖型就肯定瘦不下来。举个例子,你的体质本来属于瘦长型,但是饮食习惯就是喜欢煎炸和甜食(这个在西方很常见),最后的体型很可能就是偏胖。了解自身的特点,再搭配科学的饮食和训练计划才能更好的管理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