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脂肪并非绝对有害,「白色脂肪」会导致肥胖,「棕色脂肪」则会转换能量、燃烧脂肪!国内研究发现,化合物ST32da可以将「白色脂肪」转化为「棕色脂肪」,不仅有助减重,在小鼠实验中看见,还能改善脂肪肝、抑制肝发炎指数及肥胖造成的糖尿病。
要增加「棕色脂肪」的数量与活性,学者表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运动!无论进行何种类型的运动,运动时,肌肉会分泌一种名为鸢尾素(Irisin)的荷尔蒙,会刺激「白色脂肪」转变为「棕色脂肪」,促进减肥。
>
▲ 要增加「棕色脂肪」的数量与活性,学者表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运动。(图片来源:123RF)
台北医学大学生医产业研发博士学位学程主任林恒说明,体内的脂肪细胞可概分为「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白色脂肪」主要分布于腹部、大腿皮下与内臟,它带有一颗大油滴,会储存能量以备不时之需,但若油滴累积得越来越大,将分泌发炎物质,导致肥胖的同时,也增加罹患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棕色脂肪」含有很多粒线体,可吸入血液中的葡萄糖与叁酸肝油脂,并燃烧油滴、消耗能量来产生热能,进而达到减重之效。
林恒说,婴儿出生时,颈部后方有较高比例的「棕色脂肪」,藉由产热功能保护头部的温度。随着年龄增长,人们会自主藉由进食等其他方式保暖,「棕色脂肪」的数量与活性大幅降低,成人身上「棕色脂肪」与「白色脂肪」的数量比例约1:99,仅剩下咽喉、甲状腺处有一些。
如何增加「棕色脂肪」的数量与活性,近来被视为重要研究方向。台北医学大学研究团队与花莲慈济医院研究部主任郑敬枫合作,从中研院技术转移的基因筛选平台中,筛选一、两千种药物,从中发现丹参中的其中一种化合物ST32da能将「白色脂肪」转变「棕色脂肪」、降低脂肪合成,还能促进脂肪分解。
16週的动物实验显示,比几没有投药的小鼠,投药的小鼠体脂率低了两成;投药的小鼠肝发炎指数GPT自30降至近10单位(U/L)、GOT自60降至40单位(U/L),对于改善糖尿病也有正面成效,盼先发展为动物减肥药。
不过,可别因此贸然大量服用丹参,林恒提醒,上述实验将丹参纯化、取出其中的化合物,市面上买到的丹参则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不仅效果不能相提并论,吃多也可能出现问题。
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增加「棕色脂肪」的数量与活性?林恒回答:「运动!」他说明,无论进行何种类型的运动,运动时,肌肉会分泌一种名为鸢尾素(Irisin)的荷尔蒙,会刺激「白色脂肪」转变为「棕色脂肪」,在动物实验中显示,老鼠的心血管问题因此下降。
林恒也提到,「棕色脂肪」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活性较高,但进行相关实验时,实验室的温度约为摄氏4度C,民众较难应用在日常减重,因此,「还是多运动比较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