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身是一件特别奇怪的事儿,当你坚持下来,养成习惯后,总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进行训练。那么问题来了,当你需要出长差,没时间或找不到合适的健身房时,怎么办?今天的主角弹力绳(带)告诉你,它可以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
弹力绳(带)的历史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弹力绳的雏形可以追溯到 1851 年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当时的它作为运动和医疗器械在展览会上展出,目的是为了增强和塑造胸肌,也成扩胸器。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目前暂时找不到相关的图片。
到了 1896 年,瑞士人 Gustav Gossweiler 在美国注册了首个弹力绳专利(如下图)。事实上,他在一年前就在瑞士注册了同样的专利。
>
从图片上看,这套设备和使用方法已经很接近现代的弹力绳。但也有争议说 Gossweiler 并不是第一个注册相关专利的人。英国的 Whitely 公司(Eugen Sandow,即大名鼎鼎的尤金·山道也在不久后加入该公司)在同一时期也在推广他们自己的扩胸训练器。
>
尤金·山道(艺名),原名为法德利·密勒,1867 年 4 月 2 日出生在德国的康尼斯堡,健美运动员。1925 年 10 月 14 日车祸逝世,享年 58 岁。
他首创了通过各种姿态来展示人体美,而且为现代健美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他被公认为“国际健美运动的创始人”,和“世界上第一位健美运动员”。
>
在十九世纪 90 年代,以山道为代表的健美达人纷纷在各种健身器材上打上自己的名字作为宣传的手段。正因如此,弹力绳(带)才得以迅速且广泛的为人所知,并成为继哑铃、铃片和印第安棒铃(如下图)后的常见力量健身器械。但它们与我们现在常用的弹力绳相比却还有不小的差距。
>
那么,现代的弹力绳(带)究竟是谁发明的?
>
到了 1940 年,Raymond E Nilson 注册了第一个现代弹力带专利,但它更多的是在医疗康复领域有所应用,并没有大规模走向健身房或家庭健身。
一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情况才有所变化。美式足球教练 Dick Hartzell 把不同强度的弹力带引入到他的训练中,除了申请专利外,由于他特殊的身份,还得以将弹力带直接销售给顶尖的 NFL(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球队。
2006 年,通过 Dave Tate 的推广,市场上出现了第一款以 Hartzell 命名的弹力带产品,从此弹力带开始走入千家万户。
弹力绳(带)的种类
1)理疗带(Therapy Band):没有把手,主要用于医疗康复。
>
2)便携弹力绳(Compact Resistance Band):弹力绳两端有塑料把手,用于上、下半身的训练。
>
3)弹力圈(Fit Loop Band):扁平无接缝的弹力圈,主要用于下半身训练。
>
4)8 字形弹力绳(Figure 8 Band):短弹力带,两头有把手,用于上半身训练为主。
>
5)环形弹力绳(Ring Resistance Band):圆形弹力绳,带有两个软把手:主要用于下半身训练。
>
6)横移阻力带(Lateral Resisitance Band):两头有尼龙搭扣带,固定在脚踝上方,主要用于下肢训练。
>
如何利用弹力绳(带)进行训练?
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下面的视频为您带来最受欢迎的便携弹力绳(Compact Resistance Band)训练大全(视频较长,建议先马后看):
若大家对其他弹力绳(带)的训练方式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快奉上。
参考资料:
https://physicalculturestudy.com/2017/12/11/the-history-of-resistance-band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sistance_b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