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阔肌是人体背部体表的一块肌肉,是全身最大的阔肌,收缩时可协助人体产生肩伸、肩内收、肩内旋等动作(如下图)。
>
说完这些在每本解剖书上都可以看到的知识点后,接下来我们从“奇葩”角度看看背阔肌和腹部训练之间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关系。
仰卧起坐是训练腹肌经常用到的一个动作,但从解剖功能上看,背阔肌是一块协助脊柱伸展的肌肉,而仰卧起坐是一个脊柱的屈曲动作,它们之间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借助下图我们可以看到,人体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主要靠腹直肌和腹斜肌的收缩完成。因为交叉的双手放在头后,使背阔肌的上段穿过脊柱(屈伸转动轴)前方,此时背阔肌在手臂固定的情况下收缩可使脊柱向手臂方向靠近,如图中箭头1所示,这种情况下,背阔肌就从一块协助脊柱伸展的肌肉变成协助脊柱屈曲的肌肉。
>
通过观察人体在完成仰卧起坐动作时也可以验证上一观点。而且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腹肌无力或力竭时,我们会习惯性做出双臂向中间靠拢的动作(如下图),这样会让我们更容易完成此动作,其中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当双手向中间靠拢时,背阔肌向前穿过脊柱的屈伸转动轴更前方,此时它使脊柱屈曲的力臂更大,使动作更容易完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背阔肌还是胸大肌收缩协助完成脊柱屈曲时,放在头部后面的双手都会使头颈部承受更大的压力。
>
当我们以下图的屈膝姿势完成仰卧起坐时,整个动作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脊柱屈曲期,二是髋关节的屈曲期(全程仰卧起坐)。一般认为当双侧肩胛骨离开地面时,脊柱屈曲动作已经结束,这个阶段主要靠腹直肌的收缩完成。
而在接下来的髋关节屈曲阶段中,主要靠髂腰肌和股直肌等屈髋肌收缩完成。而且全程仰卧起坐将会使腰椎产生更大角度屈曲,此时椎间盘将承受更大压力,所以全程仰卧起坐并不适用于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的人。
人体肌肉功能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人体离开解剖体位产生运动开始,肌肉因为关节角度的变化功能也开始发生改变,所以除了要了解肌肉在解剖体位的功能外,我们还需要重点关注动态中的解剖功能变化,从而帮助我们了解更多人体运动的秘密。
>
事实上背阔肌除了可以协助完成仰卧起坐外,它的收缩还可以帮助躯干完成轴向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