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健身行业的从业者,经常会给大家打鸡血。不健身就等于死,一刻都不能停。但我们认为健身不应该如此激进。
我们一直提倡合理训练合理休息,而不是追求鸡血,健身并不意味着干翻自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在工作中接触的人越多,尤其是不以健身为工作的人越多,我越能理解,健身其实不是那么一件热血,或者一定要上升到梦想高度的事情,这只是一件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但是要让他们理解接受并坚持将它变为习惯,可能比把它当作梦想去坚持还要更难。在我看来,一股脑扎进健身要比既要训练、又要兼顾其他要简单得多。
难道一般人不知道多活动坚持健身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吗?他们都知道,而他们所说的很多原因,即便很多真的是托词和借口,我也必须承认,当你劳累工作一天后,再要求你鼓足干劲去训练1-2个小时,的确是件让人蛮有压力的事情。尤其当你不是一个健身发烧友(即使你是,你也有可能被生活工作磨平了棱角)
我希望今天的这几个建议,相信可以帮助大家真正的日常生活中坚持你的健身锻炼。
1.把计划写下来
可能很多人都不会做写训练计划这件事,但是大部分人都会规划自己一天的日程,会比较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在哪里该做些什么,而如果能把你的训练计划也像是这些日程安排一样给写下来,或者把它当作是每一天就是要完成的“工作”,那么你就会去思考它,去把它放在心上想着你应该要去完成它,这样的一个习惯能够让你很好的按部就班来完成训练。
2.寻找外部支持
如果你有同学有同事有家人或者健身房认识的肌友能够把时间凑在一起去健身,那么会大大的提高你坚持的动力,当然你最好找积极性比你高的,而不是找那种压根带不动反而会给你负面影响的“猪队友”
如果你实在找不到人一个人又难以坚持,那么找一个称职的教练或者去尝试着上一些团体课程也会是不错的选择。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运动需要监督,需要陪伴。即使是高手,能有人陪着一起训练也会比当独行侠更容易获得好的训练质量。
3.提高健身的优先级
很多人都会觉得健身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爱好,但它不该是一件你在空闲的时候或者没事情做才能做的事情,不是有时间做,应该做,而是你必须要在生活中安排运动,再怎么样,一周2次,每次20-30分钟的运动是我们几乎每个人都需要的。
要知道,“体力活动”是让我们生存下来的必要因素,而规律的体育锻炼是让我们能活着并保持一定生活品质的关键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一个非常忙碌,工作学习压力很大的人,不管是日渐消瘦还是过劳肥,都会极大影响身体机能,但你的身体不应该这么沉沦下去,它被构造出来就是要运动的,你不该在真的被生活摧残的不行的时候才“被迫”开始健身。
4.有一个奖励机制
你没法很好的坚持健身的原因不一定是真的忙,可能是因为光是健身而言对你的吸引力还不是特别大,因此你就很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奖励机制或者去找一些更多的理由来督促你度哪里,比如说去锻炼就可以喝美味的蛋白粉了,就可以看到健身房的帅哥靓妹了,就可以第二天多吃点东西了,前几天买的衣服裙子就能穿上了等等。
或者也可以给自己设定长期一些的鼓励,一个月锻炼20次就买一双新鞋,一套新的健身装备等等,当然像这些事情你在不锻炼的时候你也都可以做,但如果能够建立这样的跟完成训练挂钩的奖赏机制,相信会更有价值,也能让你更好的坚持锻炼。
5.带着运动装备去上班
虽然这事情听着不容易,但带来的帮助可能远超你想象,我会建议你每天出门的时候能够把自己之后健身需要用到的装备跟衣服都放在包里,然后带着一起去工作或者学习,这就给了你一个很强有力的锻炼理由,也表明了你今天的行程中有这么一件待完成事项要去做。
在潜意识里,人很喜欢给自己的行为找理由,去自己说服自己做这件事。比如说衣服都带了,健身包都拿了,要不还是去锻炼吧,可能就是这么一个想法的不同,就能让你坚持训练。而且这确实会更加方便,一结束工作就可以直接换装或者拿着包直奔健身房,如果在这中间让你穿插着回趟家换个衣服什么的,很可能你就再也不会出来了。
像这些建议,就能够潜移默化的让你养成一个真正好的健身习惯,你也就不用每天在练与不练中纠结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