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三五次
为什么不是一两次、六七次呢?首先,一两次对任何训练水平的训练者来说,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一周只练一两次,训练量太少,难以建立很好的肌肉及力量反映。
当然,如果你近期是杂务缠身、压力很大,那每周用一两次的训练频率来维持当前训练水平而不下滑,那是可取的。
初级训练者的训练频率可以是一周三次,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逐渐过渡到四次、五次,不推荐一周六次、七次,频率太高会影响训练的恢复,容易造成训练过度。
>
1+1个部位
什么是1+1,就是每次训练部位是由一个大肌群和一个小肌群组成的。首先,大肌群就是胸背腿了,小肌群包括肩、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小臂、小腿、腹。
那么1+1的部位搭配一般是怎么样的?
一般是胸+肱三头肌,背+肱二头肌,腿单独来练吧,毕竟腿是重点也很累。
为什么胸与肱三头肌搭配而不是肱二头肌?
因为胸与肱三头肌是推类动作,就是你用手推东西的时候,就会用到胸、肱三头肌来发力。同理,背与肱二头肌是拉类动作,也就是说拉东西的时候,主要是背、肱二头肌负责发力的。此外,肩也是主要在推类动作中发力,所以也可以考虑胸+肩+肱三头肌,这样搭配。比如卧推会同时练到胸、肩、肱三头肌,站姿推举会同时练到肩、肱三头肌、上胸。
当然,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可以胸和背搭配组成超级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搭配组成超级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搭配组成超级组。
>
自由重量 or 固定器械
为什么这里提自由重量 or 固定器械?因为这涉及到下面要说的动作选择。
开门见山,点明一点,推荐自由总量,摒弃固定器械。当然,也不走极端,也不是完全摒弃固定器械啦,比如当天的训练状态不佳的时候可以用一用固定器械,再如实在想换一下口味了,那也可以去试一试固定器械。但,不管怎么说,你的训练主流应该始终是自由重量。比如,你的深蹲应该是杠铃自由深蹲而不是史密斯机深蹲,你的卧推应该是卧推架上的杠铃卧推,而不是史密斯机卧推,也不是什么坐姿卧姿的器械推胸。记住,最好的只有一个。
当然,杠铃也可以换做哑铃来,看个人习惯吧,话说重量太大的时候很难用哑铃代替,比如120公斤的杠铃卧推。
>
一个主要动作,三个辅助动作
话说,凡事都要主次分明,健身的动作选择上也不例外。动作选择正确,相当于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半功倍;动作选择不当,就一边悲哀去吧。
辅助动作也是需要的。没有辅项的参与,主项会过于单调。每次的辅助动作一般是三个就够了。说一下胸、背、腿的主项与辅项。
练胸的主要动作是平板杠铃卧推,辅项可以是上斜杠铃卧推、哑铃飞鸟、哑铃卧推、器械夹胸、器械推胸等。
练背的主要动作是引体向上、杠铃划船,辅项可以是哑铃单臂划船、坐姿划船、高位下拉、器械引体向上等。
练腿的主要动作是杠铃自由深蹲,辅项可以是仰卧腿举、腿屈伸、腿弯举、直腿硬拉、箭步蹲等。
主项建议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辅项可以采用中等重量,每组做十次左右,做三到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