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基本上人人都识,亦是一个强健体魄的良好习惯,但跑步姿势错误,有机会导致运动时受伤,甚至造成腰间及双腿劳损。不想得不偿失,大家一定要留意以下7项常犯的跑步的错误姿势,让大家跑得放心!
错误一 – 忽略热身运动
很多人都看轻热身运动的重要性,不想浪费时间在「没有效果」的热身运动上,但其实热身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运动环节!跑步前,身体还处于一个松弛的状态,透过5-10分钟的热身运动,让身体的器官逐渐进入运动模式,可避免突如其来的剧烈运动导致抽筋或者扭伤。
错误二 - 脚尖着地脚
尖着地容易令膝盖带来冲击,导致劳损;故此正确的跑步姿势应该是脚跟或脚掌先着地,经过足弓移到脚尖,形成缓冲效果,避免受伤。
错误三 - 跑步步伐太大
跑步时步伐愈大,使脚掌离地愈远,导致脚掌落地时,承受愈大的冲击力,容易使脚掌及膝盖位置受伤。所以正确的动作应是以较小步伐跑步,减少脚部承受的压力。
错误四 - 手臂大幅度摆动或过度放松
跑步时手臂摆动太大会导致能量流失,使人容易感到疲惫,浪费体力;而过度放松手臂会影响跑步时脚部的速度。所以在跑步时手部的正确动作是需要保持弯曲,向前推进,同时放松肩膀,保持90度摆动。
错误五 - 上身弯曲驼背、低头跑步
上身弯曲或驼背跑步,会增加运动时对腰间带来的压力。所以跑步时上身需挺直,头部亦需保持直立的状态,眼看前方,不要向上仰头或向下低头。
错误六 - 跑鞋太紧
很多人为免跑步时鞋带松脱,会刻意在跑步前绑紧鞋带,但这个习惯有机会导致跑鞋压住脚趾,影响跑步姿势。故此跑步时绑鞋带不应绑得太紧,要让脚掌有适当的活动空间,避免引起不适。
错误七 -忽视跑步后伸展
跑步后会使身体肌肉绷紧,而跑步后的拉筋可以让身体回复柔韧,避免运动肌肉酸痛及劳损。
跑步要跑得健康一定要留意以上7个错误姿势,如果跑步后腰部、脚部出现持续疼痛,就应留意自己身体状况,以小工具舒缓痛症,或者寻找医生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