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已过,各位是不是又要开始新的训练了?那么对于整体臆测自己增肌了的朋友,这几条原则是不是会打破你的南柯一梦?
我经常看到有些朋友,用着万年不变的训练计划,然后突然哪天心血来潮上秤量量体重,发现自己长了一些,就说自己增肌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臆想肌肉”。
那么你可能会说,自己增大了训练强度,也提高了营养摄入,保持了充足的睡眠,那么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增肌了呢?以下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准确判断。
1、测量体重
肌肉重嘛,所以如果你真的增肌了,体重当然会涨一些,尤其对之前体重偏轻的朋友来说。这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增长一定要有个限度,为了最大限度提高你的进步速度,同时尽可能少的减少堆积脂肪的风险,每周增加0.25%-0.5%的体重是合理的。
但是一定要注意测量体重的标准:相同的体重秤、相同的地板、相同的时间和胃里大致相同的食物量以及类似的补水状态。所以最好的时间是早上起床便后,这时的体重水分最小。
>
2、力量增长
想一想,你的肌肉当然是会给你带来力量的,那么如果你长了体重然而力量没长,你好意思说自己长了肌肉么?那么,训练时杠铃负重的增长速度应该比你体重秤上的增长速度更快。
使用这个方法来作为衡量标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多关节的复合动作中,你的力量与体重的比率。比方说,你在增肌期前,可以用1.5倍的体重蹲5次,等你增肌期结束的时候,这个比例应该不会下降,反而会增加,比如用1.55-1.6倍的体重蹲5次。
每增加5磅的体重,可对应为25磅的深蹲重量增加。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没遵循这个原则,长的八成是脂肪和水分。自重练习也是很好的衡量标准,如果你的体重增加了10磅,并且保持引体向上做组总次数不变甚至更高,那么意味着你显著增加了肌肉。
>
3、在增肌的次数范围内变得更强
健美运动员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用自己的身体给大家测试出了“肌肉肥大范围”,就是用每组6-12次的数量衡量肌肉,这有着公认的效果。
所以如果你在“一组8次”、“一组10次”、“一组12次”做组重量中都在稳步上升,那肯定意味着你长肌肉了。
4、训练量增加
对于一个已经有训练基础的健身者来说,每一次训练都增加重量是非常不现实的。但是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提高训练量:
相同重量更多次数
更多的组数
更多的动作
使用延长组技术,比如渐降组或者暂停休息发
更频繁地训练一个肌肉
使用这些方法,你发现自己都在进步,那么很显然,你的肌肉正在增多。
5、用正确的测量体围方法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手臂、胸部、大腿和小腿围度都增加,但是腰围没有增加,那么意味着你的肌肉增长了。
这里有一个简单有效的衡量方法就是手臂-腰围比。如果你有80厘米的腰围和38厘米的手臂,那么这个比例大约是2:1,在增肌期之后,你要保证这个比例不要增加。
>
6、衣服在恰当的位置变得更紧
这个不用我多说啦,袖口和胸的位置还有大腿的位置更紧而不是皮带显得更短,那肯定就是增加了高质量的体重!
7、镜子和照片
在家装一面穿衣镜,而不是哈哈镜,每天对着它看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什么变化,如果你的肌肉增加了,镜子里的那个影像不会骗你。尽可能客观,用同样的镜子和同样的光线条件看。
另外,每月在同样的光影条件下给自己拍一张照片,这样,你就可以比对一下啦!记住,不能每两三天就拍,因为两三天并不能改变什么,反而会引起你的沮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