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走的好处
1、20世纪70年代风靡世界的跑步运动,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锻炼很有益处。现在不少国家的动向又趋于竞走。因跑步时连续不断的震动,对肾、骨盆及脊柱都有影响。而竞走只不过如加快步伐的走路,有力地摆动双臂就行了,所以最简便易行,又不易发生意外,称为“不受伤的运动”,也是“目前较为盛行的健身运动”。
>
2、在竞走中,腿的前、后肌肉都会得到充分锻炼和加强,全身肌肉几乎都要进行活动,比长跑消耗的热量还要多,是理想的减肥运动。且能加快胃肠道的蠕动,预防便秘,同时,让身体协调性更好。
>
3、竞走中因要有力地摆动双臂,使腹部、背部、胸部的肌肉得到锻炼。
4、竞走相对于其他有氧运动来说,竞走是人体最能快速适应的运动项目,因为竞走可以从慢速开始,然后再逐渐加速加量。比散步有效,比慢跑安全,又弥补了定时、定地的锻炼模式带来的不便,竞走没有年龄、性别、体力等方面的限制,对中老年和体弱的人来说都是较适宜的。
>
5、竞走还能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消除妇女月经期的不适和水肿。怀孕的妇女也可自己掌握锻炼,可以使因怀孕引起的不适如腰痛、水肿、腿痛等减少出现。
>
二、竞走注意事项
1、步态:从步行的姿态讲,要求上体姿基本是正直的,眼看前方,颈部肌肉放松;两臂自然的向前后摆动。常见的错误有:许多用走步锻炼的中老年人,他们含胸驼背、曲胳膊变腿行走。这种走姿是错误的,如长时间的行走时,反而会出现腰背痛现象。
2、步频:放松走,路程约不少于2公里;散步频率略低50-70步左右/分;步态放松;每周3至5次。快步式:快走路程3-5公里;步频较快约150步左右/分;步态平衡向前,每周3至4次。最佳竞走时间为:下午3点至9点。
>
3、脚步:脚步着地技术及步形脚跟着地,滚动到前脚掌,以脚指发力蹬离地面结束。要求每走出一步都要用脚指认真的发力蹬离地面。这其中有两种意义:第一增加运动的能量消耗,一是提高脚踝和脚指的力量。这一点对提高老年人的行为能力(防止摔倒)是有非常的重要意义。行走时身体重心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严格老年人行走时不能双脚走在一条直线上时,说明人的体经系统出了问题(小脑或大脑出现疾患或是萎缩)。
4、呼吸方法:我们在竞走的时候,最好也能注意一下自己的呼吸。一个良好的运动只有配合好呼吸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所以在进行竞走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呼吸。因为竞走需要消耗体力,所以要以口呼吸为主。呼吸也要有节奏,两步一呼两步一吸。
三、竞走的动作要领
>
1、腿部动作
腿部动作是竞走技术的主要环节。竞走可分为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两个时期,单脚支撑又有前蹬和后蹬两个阶段。当身体处于垂直部位时,支撑腿完全伸直,全脚着地,摆动腿还在摆动着,其膝关节比支撑腿的膝关节略低,大小腿间的角度略大于直角,骨盆的横轴稍有倾斜。当身体重心前移超过垂面时,即开始后蹬。摆动腿屈膝向前摆动,带动骨盆沿上下轴向前转动,小腿依靠大腿向前摆动的惯性而前摆,逐渐伸走膝关节,并用脚跟先着地,从而加大了步幅。在摆动腿的脚跟和地面接触时,形成了刹那间的双脚支撑。这时要两腿伸直,防止重心下降。当摆动腿的脚跟着地时,后蹬腿的脚尖立即蹬离地面,从而结束后蹬动作。锻炼人员应做到步幅大、频率高,善于协调肌肉的用力和放松,走步要朴实、自然,省力而无多余动作,两脚落地的足迹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躯干和两臂动作
两肩与躯干配合两腿动作也沿着身体纵轴稍有转动,以维持身体平衡和加强后蹬的效果。摆臂时两臂屈肘约成90°,两手半握拳在体侧轻松有力地前后摆动。前摆时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高度不超过下颏。后摆时肘部稍向外偏,上臂约与肩平,两臂配合下肢动共同调节走的速度。
3、身体重心的移动
在竞走过程中,当身体垂直时,身体重心是处在最高点,双脚支撑时,身体重心所处的位置最低,重心轨迹上下起伏。身体重心变化不但与竞走技术有关,而且与速度也有关系。应尽量防止出现重心离开直线的轨迹而向左右摇摆的现象。过大的上下起伏和左右摇摆不利于提高走速,也会消耗较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