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从没练过腿,可能不了解腿部训练的重要性,会问:“为什么要练腿呢?”
在健美里,腿是最重要的身体部位之一,因为腿部的肌肉比上半身的更大,所以更有视觉感。看看腿王汤姆·普拉兹的腿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
>
在看完这幅图片之后,如果还找不到理由练腿的话,就不用继续往下读了。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在看完这幅图之后,恨不得马上去虐腿的话,请继续阅读。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练出一副真正的腿。
1
腿部肌肉解剖
腿部肌肉可以简单地分为大腿前侧、大腿内侧、大腿后侧、臀部和小腿。
大腿前侧
>
大腿前侧的肌肉包括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不过股四头肌最有视觉感,也最容易增长,所以大腿前侧的肌肉主要以股四为主。
股四包括四块不同的肌肉,股直肌、股外肌、股中肌、股内肌。
这4块肌肉有不同的起点,股直肌起于髂骨(骨盆边缘),股外肌、股中肌、股内肌都起初股骨(大腿的骨头)顶端,但都止于同一点,胫骨粗隆(=膝盖下端)。
大腿内侧
>
大腿内侧肌肉指得是内收肌,而内收肌又包括短收肌、长收肌、大收肌。
内收肌并不像股四那么有视觉感,而且在做其它腿部训练时,内收肌也会被一定地带动,所以不用特地做内收肌的训练。
内收肌都起于骨盆低端,止于股骨内后侧。
大腿后侧
>
大腿后侧的肌肉指得是腘绳肌,而腘绳肌又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腘绳肌也是拥有强烈视觉感之一的肌肉,所以大腿后侧的训练应该集中于腘绳肌。
腘绳肌都起于骨盆低端,止于胫骨顶端。
臀部
>
臀包括3块肌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臀大肌是所有肌肉当中面积最大的一块肌肉,也是最强的一块肌肉,所以它也拥有强烈的视觉感。臀中肌和臀小肌并无法用肉眼看到,因为它们在臀大肌的底下,但它们的发展也可以使臀部更丰满。
臀大肌起于骨盆后侧骶骨边缘,止于股骨后侧。臀中肌和臀小肌起于骨盆后侧,止于股骨外侧顶端。
小腿
>
小腿的肌肉包括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很多人会忽略小腿肌肉,认为这么小,没什么用。大错特错!假如一位健美选手有粗壮的大腿,但没有足够的小腿,看起来会非常别扭,而且小腿肌肉的训练可以提升踝关节柔韧性,从此一定地帮助到深蹲和膝关节的健康。
腓肠肌起于股骨下端后侧,止于脚后跟。比目鱼肌起于胫骨腓骨后侧,止于脚后跟。
所以,对于腿部训练来说,我们应该把精力注重于最有视觉感的肌肉,它们包括股四、腘绳、臀肌和小腿。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如何练习到这4块肌肉。
2
如何练习腿部肌肉?
练习一块肌肉的原理非常简单:知道它的起止点,了解它的功能,把其功能运用起来,再加上阻力就够了。
股四头肌
>
股四头肌,像上面说的,起于股骨的顶端,止于胫骨顶端,所以它的主要功能是膝关节的伸展。
所以任何屈膝的动作都可以练到股四头肌,例如深蹲、蹬腿、坐姿腿屈伸、箭步蹲等。
腘绳肌
>
腘绳肌起于骨盆低端,胫骨顶端,所以它的主要功能包括髋关节的伸展和膝关节的弯曲。
所以任何屈髋和膝关节弯曲的动作都可以练到腘绳肌,例如硬拉、深蹲、挺身、坐姿腿弯举等。
臀肌
>
臀大肌的主要功能是髋关节的伸展和股骨的外旋。臀中和臀小肌的主要功能是股骨的外旋和髋关节的外展。
所以任何屈髋和侧抬腿的动作都可以练到臀肌,例如硬拉、深蹲、挺身、臀桥、直腿侧平举等。
我今天不会细讲臀部训练,留在下一次细讲。
小腿
>
小腿的主要功能是踝关节的伸展,或更简单地来说,抬起脚后跟。所以提锺就可以练到小腿。
3
如何制定腿部训练计划?
训练动作
如果总结以上信息,就能得出以下结论:
想要完整地练到腿,得练习大腿前侧、大腿后侧和小腿。
大腿前侧就是股四,而股四得用膝关节的屈伸。
大腿后侧就是腘绳和臀肌,而腘绳和臀肌得用髋关节的屈伸。
小腿包括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而小腿得用踝关节的屈伸。
因此想练腿,得练到三个动作模式:膝屈伸、髋屈伸、踝屈伸。
所以,不仅得选择一个基础的屈膝动作,还得选择一个基础的屈髋动作,外加提踵。可是,每个动作模式都有着不同的训练动作,应该选择哪个来作为基础动作呢?想回答这个问题,得思考一下,对于增肌来说,什么最重要?
拿股四训练作为例子。
首先,想要一块肌肉增长,得对那块肌肉施加一定的压力,等肌肉适应那种压力之后,它就会增长。拿深蹲和坐姿腿屈伸相比,深蹲的压力肯定比坐姿腿屈伸更大。所以深蹲,对于股四训练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接着,想要一块肌肉持续增长,得慢慢地加大压力,否则肌肉就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增长。再拿深蹲和坐姿腿屈伸相比,深蹲的进步空间(=慢慢加大压力的空间)比后者更高。所以深蹲,对于股四训练来说,还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然后,你可能会说:“蹬腿和深蹲相比呢?蹬腿时用的重量比深蹲更重,而且进步空间也很大,为什么不选择蹬腿呢?”。的确,蹬腿也是一个很好的股四训练动作,不过它的活动度比深蹲小,而有一定的研究发现,一个训练动作的活动度越高,增肌效果越好。
最后,几乎没有任何一位健美选手只靠蹬腿和腿屈伸练出爆裂的股四,他们都至今/曾经以深蹲为主。
所以在选择训练动作时,得选择一个对肌肉施加压力最高、进步空间最大、活动度最广的来作为基础动作:对于屈膝来说,是深蹲;对于屈髋来说,是硬拉。
所以想练腿,得有一个基础深蹲动作,一个基础硬拉动作和提踵。
不过像上面说的,腿部的训练动作其实都互相重叠:深蹲不仅可以练到股四,还可以练到腘绳,也可以练到臀肌;硬拉可以练臀肌和腘绳,但股四也会被练到;蹬腿也是同样的道理,股四、腘绳和臀肌都会被练到。。。
因此,我们在选择腿部训练动作的时候得考虑到重叠:如果选择低杠深蹲和传统硬拉作为基础动作,两者会过于地练臀肌和腘绳,稍微忽略了股四;如果选择高杠深蹲和相扑硬拉作为基础动作,两者会过于地练臀肌和股四,稍微忽略了腘绳。
如果你是男同志,我建议选择高杠深蹲和直腿硬拉作为基础动作,如果你是女同志,我建议低杠深蹲和相扑硬拉。
难道光靠深蹲和硬拉就够了吗?
>
对某些人来说,光靠深蹲和硬拉就足够练出粗壮的腿(当然前提是他们用这两个动作做足够的训练量)。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光做深蹲和硬拉很无聊,所以最好通过一些辅助训练来补充。此外,辅助训练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完善肌肉的增长。
对于深蹲来说,一个很好的辅助训练就是坐姿蹬腿机或哈克深蹲。对于硬拉来说,杠铃躬身或哑铃罗马尼亚式硬拉都是很好的辅助训练。
腿部的单关节动作呢?它们一点用都没有吗?
>
单关节动作有用,但它们只能作为最后的10%,剩余的90%都应该靠多关节复合动作完成。没人只靠腿屈伸和腿弯举练出粗壮的腿,也没人只靠直腿侧平举或后抬腿练出诱惑的臀。所以对新手来说,单关节训练可以暂时忽略。
所以想练腿,不仅得有一个基础动作,最好还得有一个辅助动作(外加一个单关节动作,如果真想做的话)。
提踵呢?
提踵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直腿提踵和屈腿提踵,建议两种都做。
每周训练频率
腿是一大肌肉群,每次需要更多时间恢复,所以不需要过高频率的训练,每周平均练2次就足够了。
小腿是小肌肉群,恢复地很快,如果真心想长小腿的话,每周可以平均练3次。
每周训练量
每个人每周所需的训练量由个人训练经验、级别、饮食等等因素而定,所以以下的建议都是普遍的建议。
对于股四训练,我建议从每周8组开始。假如选择高杠深蹲和蹬腿器,那可以每个动作4组,或深蹲5组,蹬腿3组,或深蹲3组,蹬腿5组。。。
对于臀部和腘绳训练,我建议从6组开始(由于重叠)。假如选择直腿硬拉和杠铃躬身,那可以每个动作3组。
训练量可以随意分配,例如:
第1次的腿部训练可以专注股四,把8组全做完,第2次可以专注腘绳和臀部;或第1次平均练股四和腘绳+臀,第2次再平均练股四和腘绳+臀;或第1次做5组股四训练,3组腘绳+臀训练,第2次做3组股四训练,3组腘绳+臀训练。
每组训练次数
对于基础动作,我建议把次数控制在5-8个。对于辅助动作,我建议把次数控制在8-12个。对于单关节动作,我建议把次数控制在15-20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