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关于足部触地的看法。我不会告诉你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我会跟你分享基于人体自然运动学和解剖学的平衡方法,它使我在整个跑步生涯中一直保持强壮而没有伤病。
>
与那些建议你前脚掌着地的跑步方法相反,基于自然设计,我相信在前脚掌着地和后脚掌着地之间一定存在一个平衡点。脚后跟上的脂肪垫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为脚后跟提供缓冲。在行走、慢跑或者中速跑的时候,人类天生就是以脚后跟先着地的。当脚跟触地的时候,身体的重量就会传向同样也有脂肪垫的脚外侧,然后再从脚外侧传递到前脚掌,这正是蹬地准备跨出下一步的时候。只要看看自己的脚底,你就会发现这一设计和造型都堪称完美的缓冲垫,它正是为“脚后跟到脚趾”这一足部触地方式而设计的。
>
研究表明,有些跑步者加速的时候,他们的足部触地会自然而然地变成前脚掌触地,这种自然的调整过程太神奇了。首先,脚掌触地意味着与地面有更小的接触面积,意味着与地面间更小的摩擦力,这在加速奔跑时很有用。其次,速度越快,冲力越大,通过前脚掌触地你可以利用到小腿上具有减震作用的肌肉,比如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冲刺跑的时候脚后跟触地会使膝盖感受到更大的冲力,而前脚掌着地就可以让下肢上的肌肉和肌腱来吸收大部分冲力。
>
总之,低速跑的时候可以选择那种自然而本能的“脚后跟到脚趾”的脚后部触地方式。当加速奔跑的时候,为了加速的效率以及减小膝盖所承受的冲力,最好选择前脚掌触地。
大部分人应该是脚后部触地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