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观念认为,如果你要发展力量,得用1-5rm进行训练,要增肌,用8-12rm,要发展耐力,就用15rm以上的重量进行训练。
这个概括其实是粗略的,不精确的,它并不意味着,在你的训练安排里,每个动作都用8-12rm的重量做组,对增肌而言是最佳的选择。 8-12rm这个说法的由来 我们知道,肌肉增长的来源是渐进超负荷,你的训练负重给予肌肉额外的刺激,这种刺激通过两个途径,来刺激肌肉增长: 肌肉拉力:进行抗阻训练时,肌肉会被施加张力(tension),为了保证肌肉纤维不至于断裂,肌细胞需要对负荷做出一些应激性的改变,蛋白质合成加速,让肌肉纤维变得更粗壮。 代谢应激:抗阻训练时,肌肉内部会产生一些代谢物,比如乳酸,无机磷酸盐,它们会刺激更多水分带着营养物质进入肌质(细胞间质,也有译为肌浆的,本文统一用肌质),使肌细胞膨胀。 当你使用1-5rm进行训练,因为负荷足够大,所以主要利用了肌肉拉力这点,而次数越高,则更多地利用了代谢应激这一点。 而8-12rm的中等重量,正好同时利用了这两种途径,比较均衡的一个点。 这就是8-12rm被称为最佳增肌组次数的由来。 8-12rm的局限性 假如你日复一日地用8-12rm的重量,来做同样的组次数,你一定会进步缓慢,因为8-12rm,增加训练负重是比较困难的,而能持续增加训练负重的关键,是力量的提升,但8-12rm显然并不是提升力量的最佳选择。 增肌的最关键,还是渐进超负荷啊! 还是那句老话,当你一直用50kg训练的时候,你的肌肉没有任何必要增长到能承受100kg的程度。 当然,除了加重,增加组次数也是渐进超负荷的一种,但是,组次数增加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举个简单例子: 假如你深蹲50kg,可以5组5次,提升力量的话,将来会逐渐变成80kg5组5次,100kg5组5次。。。 但增加组次数的话,难道你会用50kg蹲10组10次,15组15次? 不可能的。 况且即使加到这个组次数,它早已变成耐力训练了,对于增肌而言效果更差。 如何安排每天训练的组次数 对于没有非常多训练时间和精力的业余爱好者而言,我的建议都是,以多关节的复合动作为主,不应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腹肌、二头肌等这样一些小肌群上。 同时我建议,对训练内容和组次数的安排不妨试试这种: 1、刚开始在你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安排以杠铃为主的复合动作训练(例如深蹲、硬拉、卧推、推举等), 用5-6次的重量做组,并且尝试每次增加一点点负重。 ——这是你当天的主项,它的作用是提升力量(以及睾酮水平)。 注:每次增加负重指的是每次训练相比上次同样的训练增加,而不是说每个组次数之间增加。 2、以杠铃哑铃、自重为主的复合动作训练(例如引体、双杠臂屈伸、划船等), 用8-12次的重量做组,并逐渐增加负重(并不是每次都增加)。 ——这是你当天的副项,它的作用是扩充你的训练量。 3、单关节的肌肉孤立训练,(例如腹肌、二头肌、三角肌等),用15-20次的重量做组。 —这是你的当天的三级项,它的作用是让小肌肉充血来达到肌质肥大,避免小肌肉发展滞后成为你的瓶颈。 好了,这就是更适合业余爱好者的训练内容安排思路,当然,一份完整的计划,还应当包含加重、详细组次数、周期时长等更多的内容安排,这些内容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