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职业选手的杠铃卧推究竟是怎么样的?(上)
不知道你们看过的最震撼的训练录像是哪一部,我的话除了最经典的Maryland Muscle Machine,Kevin Levrone的第二部训练录像以外,给我触动最深的就是Kai Greene备战09年奥林匹亚先生大赛的纪录《Overkilled》,我当时翻译成了《重度杀伤》(想看的请移步我的优酷自频道SAFbodybuilding),因为真的是太狠了。我真的是第一次见有人能如此的投入训练,花了七周在拉斯维加斯与世隔绝的备赛,没有任何娱乐和放松,这种状态除了Kai Greene真的很难有别人做得到了。那种疯狂的孤注一掷和绝望中的希望,是现在功成名就的Kai身上所看不到的。
>
>
我当时就对Kai的卧推很感兴趣,其实仔细去分析的话,他的推法还是很特别的,握距非常宽,杆下放的位置更接近锁骨而不是单纯的胸肌上部,同时在下放的过程中有一个“引杆”的小角度,这和Kevin Levrone那种老派的卧推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
下面这个视频是Kai Greene比较常规的一个练胸套路,上斜杠铃卧推重量递增,最后一组带上护肘拿一面四片做递减组。但自始至终Kai的动作都是非常稳定的,身体的核心也收得很紧。至于具体为什么要这么推,Kai在一部和韩国选手姜京元一起练胸的视频里具体的解释过,简单讲就是他想要去侧重训练上胸,想要胸肌的外沿更加饱满,因为上胸是他相对弱的地方。视频里Kai还讲了很多内容,和姜金元探讨了很多训练的问题,还是挺多干货的。但整部视频要一小时左右,做翻译的话对我来说时间成本太高。(嗯当然也是可以骂这孙子真jb懒)
>
Kai Greene经常会提到他曾经的心态,那种在dark place里,在内心最黑暗的角落生存的心态,他说只有经历过那种黑暗,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我平时关注的现役运动员算很多了,但真正能有Kai所说的这种心态的,可能只有去世的Dallas Mccarver了。
英年早逝,时至今日我仍不愿意在微博上太多的提起Dallas的离去,只比我大一两岁,本来是最有潜力在Phil Heath退役后统治ifbb的两位选手之一,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想到他的离开总会让我想起Flex Lewis和Josh Lenartwicz的泪水,想起Coach Jasen给孩子取名为Dallas Jackson的那种怀念,这感觉很不好受。但如果说到杠铃卧推不写Dallas的话,我觉得是一种不敬。
>
Dallas的卧推动作相对是比较常规的,不管是握距,还是下放的位置都是比较传统的选择,但是最让他与众不同的是那种怪兽级别的力量,能把405磅推的稳到每一次下放和推起都是控制的,同时还是相对高次数(10次以上)的做组,之后还可以加到495磅再继续做组,真的太可怕了,力量,对肌肉的控制力都太强了,全程动作都非常稳定,其实另一位大怪兽Big Ramy的卧推也和Dallas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不过Ramy的话更倾向于用大重量哑铃来推。
说到Dallas大家心情可能都比较沉重了,最后我们来看一位欢乐的大块头的卧推好了,德国名将,Markus Ruhl。
>
Markus现在过的可以说相当滋润了,代言的补剂品牌在欧洲卖的很棒,二婚的妻子又漂亮身材又好,女儿也刚刚会走路,天天给她老爸喂增肌薯片。Markus很多次说过他的身体和别人不一样,即使退役他每天也要吃一万卡的食物,保持着一定的围度同时还有腹肌,真的是超级天赋了,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他能够在上台体重超过三百磅的情况下做出不错的状态,非常震撼。
>
>
Markus的卧推也是比较有特点,视频中可以看到他握杆握的很宽,考虑到他胸肌的宽度其实也好理解。比较与众不同的一点是Markus躺在卧推凳上时腰反弓的很厉害,在杆下放的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把胸“顶起来”的动作,当然控制和收缩都是很棒的,重量也加的十分之大。可以看到Markus的胸在推完几组之后充血的非常明显,看着像充了气一样,训练质量之高可见一斑。
这三位选手发完,这个关于卧推的推送也就结束了。依然要强调没有任何教学的成分,只是客观的展示,只为能给爱好者多一些思考训练的材料。有的时候文章一写到自己比较偏爱的选手,总会多多少少带入一些个人情感,看来我这个人果然是不能写技术文的(嗯更别提自己练的有多渣了)。
但唯一我能和各位分享的就是只有不断思考才能有进步,训练的点点滴滴,都需要一再去用心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