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比亲手做一盘菜更让人满足的了,挑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买三五样新鲜时蔬,配上合口味的调料和汤,最好再来四两羊肉。仔细的清洗摘切,听着菜放入油锅时“滋拉拉”的声响,调整火候、翻炒加料,等候烟伴着香味飘来,出锅入盘,来不及等热气散去,大口吞下去。这一刻,无比满足,人生无憾。
这件事真让人着迷。菜品搭配、口味浓淡、烹饪方式,全凭自己喜好,无需考虑其他。这一刻,自己做的菜就是最好。做菜如是,健美如是。您可以完全凭着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这个游戏的玩法,只是在玩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方法,不至于喜欢吃辣,却没有买辣椒,明明喜欢清淡,却吃着别人推荐的咖喱饭。
>
这篇文章略有点烧脑,先试图解释两个要点中的重要因素,然后列出一套可行的方案。每个人看上去都在做差不多的训练,可是身体恢复水平、训练水平差别很大,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才是最好的。如果您喜欢带着思考训练,不愿盲目跟随,也许这是一条捷径。
>
A
强度
影响强度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20kg的平板杠铃卧推,菲尔西斯和我各做4组12次,对肌肉的刺激效果完全不同,我和刚接触健美的小白,训练效果又不相同。训练动作中的细节决定了动作质量,动作质量直接决定训练效果。
2.动作选择及顺序
同样练习胸部的两个动作,在其他因素接近的情况下,动作强度区别很大。一次训练中如何选择动作,如何安排先后顺序,决定了训练强度。A杠铃卧推强度大于B平板哑铃飞鸟。动作顺序AB强度大于BA。
健美训练中,以RM为单位,意思是随意选取某个重量,在标准动作下,能做至力竭的次数。这个数值只适用于一个阶段,针对不同的人也不同。
我和小莉一起做20Kg的杠铃卧推,我能完成标准动作15次,推不起来标准的第16次,小莉能完成标准动作8次,推不起来标准的第9次。这20Kg对我说就是15RM,对小莉来说是8RM。通过训练一个月后,我能完成20次标准动作,小莉能完成12次,那时20Kg对我来说就是20RM,对于小莉是12RM。
2~5RM为增长力量的区间范围,6~15RM为增长肌肉围度范围,16~25RM主要增长肌肉耐力和线条。你足够了解自己吗?知道自己每个训练动作的5RM、10RM、15RM分别是多重吗?如果不够了解自己,请花一周进行测试,并记录下自己的情况吧。
间歇为组间休息时间,没有具体规定,只有参考范围。建议新手,做强度较大的动作,如大重量(2~8RM重量)、复合动作时,休息60~180秒左右。重量较轻(15~26RM)、单关节动作时,休息30~90秒。
B
容量
举例,阿明一周三次训练,刚开始接触健身,以胸部为重点,胸部当天动作总量达到30组,背部和腿安排中等训练量,控制在约20组以内。
影响容量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组数可以理解为“一次训练的总组数和“重点动作所占比例”,一次训练中所有动作的正式组(除去热身组)相加,一般12~16组为小训练量、16~20组为中等训练量、20组以上为大训练量,一个阶段中,最好只有一个部位(建议是大肌群中最弱的部位)用大训练量、其他部位穿插中、小训练量,便于身体恢复。
举例,小王制定了一个三个月的计划,胸部最弱为重点,背部其次安排中等训练量,腿部最强所以安排小训练量。则胸部当天总组数为20组或以上,背部16~20组,腿部12~16组。
小王的胸部训练计划,安排四个动作为:平板杠铃卧推5组、俯卧撑5组、哑铃卧推5组、龙门架夹胸5组。共20组(除去热身组不算),其中重点动作:平板杠铃卧推+俯卧撑+哑铃卧推共15组,占总量的3/4。
重点动作没有具体规定,只是一个概念,只要动作适合当前阶段的训练目标,就是重点动作。举例,小明想练习胸部肌肉围度,杠铃卧推和龙门架夹胸相比就是重点动作,如果想要塑形,龙门架夹胸相比卧推就是重点动作。
指一个动作每组完成次数/时间,动态动作如杠铃卧推,可以次数衡量,不能以次数衡量的动作,如平板支撑、农夫行走,以时间衡量。
以次数衡量的动作,如平板杠铃卧推,重量不变,建议次数以6—8—10—12—15进阶,能推起15次左右,就可以增加负重,增重后重新回到6次开始进阶。
以时间衡量的动作,如平板支撑,建议以30—45—60—90—120秒进阶,达到120秒后可以进阶,如时钟式平板支撑、三点式平板支撑或负重平板支撑,动作进阶后重新回到30秒开始进阶练习。
一
明确训练频率和侧重点
这一步是所有计划的指导思想。健美训练采用分化训练的方式,把身体按照部位分为:胸、背、臀腿、肩、手臂、小腿、腰腹肌。
其对于大多数新手,建议把胸背腿“大肌群”作为重点,其余小肌群相对次要,因为在练大肌群时,小肌群作为也会参与。训练频率一般以一周为最小单位,建议一周内至少训练3~4次,至少休息1~2天。
把大肌群按照侧重点先后安排顺序,如果以胸部为主,背部其次,腿部再次,每周锻炼3次为例。安排顺序为第一天胸部,第二天背部,第三天腿部,可以安排小肌群动作加入。如果每周训练6天,背部为主,胸部其次,腿部再次,则可以定为“背、胸、腿、背、胸、腿”,小肌群加入每天最后训练即可。
对于新手能掌握以上思路就足够,对于已经清楚了解自身缺陷的训练者,还可以把胸部细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再细分内侧外侧、围度或轮廓,都有相对应的训练动作、动作细节。
二
动作表格、动作选择及顺序
确定了整体的训练频率、侧重点后。按部位列出对应的训练动作,以胸部为例,如图
>
列出动作后,根据第一部的“训练侧重”选择动作。把动作简单分为“自由重量”、和“固定器械”两个类别,对于绝大部分新手,一定要以“自由重量”训练动作为主,即杠铃、哑铃和自重训练动作,固定器械的使用要适度和慎重,原因比较复杂,暂不展开细说。
选择动作的多少没有具体标准,建议范围是2~3个核心动作、1~2个辅助动作。选择好动作后,安排动作的先后顺序,一般有两种安排方式:第一,传统方式,针对增肌增重的朋友,练完胸肌上束所有动作,再练习胸肌中束的动作。第二,循环训练,更适合减脂塑形的朋友,安排不同局部的4~6个动作,全部循环完成为一组,休息后再次循环。
下面列出两个常用的搭配方式,如图:
>
>
(以塑形为主的胸部计划)
三
组、次、间歇
安排好动作顺序后,规定组数、次数、负荷以及间歇的大概范围。并且在训练中记录下来,如果有不合适的,在训练后重新调整。如图:
>
>
(以减脂塑形为主的循环训练计划)
四
纪录及调整
完成以上三步,就有了一个详细的计划。
最后,祝大家早日练出理想身材。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