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背部训练,我们会想到很多动作,比如引体向上、俯身划船、直臂下压等,其中,有一个很常见、表面看上去很简单的动作:高位下拉。就是因为它被认为很简单,所以很多健身者就忽视了其中一些细节,这虽然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危害,但是却能很大程度影响你的训练效果。那么,让我们看看高位下拉中,有哪些细节是健身者们常犯的。
很随意的肩胛骨
动作讲究“全程”是没有错的,但是在高位下拉这个动作中,很多人会“超过全程”去做一些影响高位下拉效果的细节动作,那就是最高点时耸肩,即肩胛骨被上带。
整个过程中耸肩本质上不会对我们人体有什么危害,但是我想增肌的人群不仅仅只是奔着不受伤去的,而是奔着刺激效果最大化去的。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的肩胛骨要相对的固定,保持下抑状态,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目标肌群更加孤立,得到更好的刺激。如果不去注意,成为习惯,那么这很有可能是抑制我们背部进步的因素之一。
>
不被注重身体位置
高位下拉时入座的前与后也不是那么随意的,我们要找到相对利于发力,目标肌群调动较好,并且尽量保持身体固定的坐姿。如果坐的太前,下拉时候就不得不去后仰躯干以防打击头部、面部,这样不仅较易产生后仰的借力,也易过份压迫腰部导致腰酸;如果坐的太后,则下拉时横向角度过大,与身体后仰过多时一样,目标肌群的调动减少,影响训练效果。
所以,高位下拉时,所拉横杆应该是趋向于直线向下的轨迹,直落锁骨附近的。在你训练此动作前,就该去确定好较好的入座位置。
>
不被固定的身躯
这项似乎是最容易被发现并且最为常见的问题,这不仅包括身体的前后晃动,还包括了臀部的上下移动。这两种表现都是为了借力,身体前后晃动,不仅会借力,也会因为动作的角度问题让训练效果打折扣;臀部上下移动通常会使用在重量较大的时候,如果你目标肌群的调动率够高,通过这方式借点力未必就是错误。
但是,身体的不固定很容易成为习惯,这将会成为限制背部发展的一大因素。在这里,有一种方式可以取代不由自主的借力,那就是半程,即如果全程需靠借力,那么不妨使用半程动作,这至少能够更好的控制目标肌群,提高了目标肌群的调动率,再加入借力也不迟。
>
参与过多的手臂
高位下拉肯定会借用到手臂力量,这个不可否认,但是过多的借用手臂力量就是个错误了。这里有三种方式,相辅相成得提高目标肌群的刺激,减少手臂的发力:①在动作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在目标肌群,感受其收缩;②想象把所握横杆掰弯,这样有助于背部的集中发力;③让力置于肘部,而非小臂以及肱二头肌,如果空手难以做到,那么准备一副助力带是个明智的选择。
>
以上是高位下拉较为典型,也是较为常见的错误,如果能够改正,不仅能够提高训练效率,还能在其他背部训练动作中找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