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快的人,一定不是练的最多的,而是受伤最少的。这碗口味清奇的鸡汤喝了好多年了,深有感触。
健身几年,多多少少有各种小伤,伤虽然小,却特别耽误事儿:
腰部没绷直,轻微伤着了,平时坐着都有点胀痛,一个月没法上重量;
从地面上抬起哑铃时挫了一下手腕,三个月没法练上半身;
膝盖有点隐隐的不舒服,在找到原因之前一直都没敢继续深蹲。
这些伤真的不大,去看医生都会建议你回家养养自己就好了,但是这一“养”就是几个月啊,别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很多人一周不练就浑身发痒了。
这些小伤痛都是在一些不经意中出现的,今天给大家讲几个容易忽略的细节,尽可能避免伤痛的出现。
SAFETY FIRST
安全第一
一、训练能不能穿跑鞋?
训练装备的问题一般不用太纠结,穿排汗透气适合训练的就可以了,不用过分追求专业。但鞋子有必要特别注意一下。
慢跑鞋是个神奇的东西,在很多国人的概念里,跑步鞋就是万能的。不仅跑步能穿,任何运动好像都可以穿,出门逛街也穿,因为穿起来舒服,还很轻。
大部分慢跑鞋穿着舒服,主要是鞋底够软。为了减缓跑步中上万次脚落地时带来的压力,跑鞋的减震功能要下足功夫,而软质的或带气垫的鞋底就非常适合这样的使用场景。
软底跑鞋穿去健身房进行增肌训练行不行?某些训练场景,比如使用固定器械训练,或者做一些上半身的训练动作时,鞋子的影响其实很小。
但是,如果你在做重量较大,需要站稳的动作,鞋子就很重要了。
>
如果你穿着软底跑鞋进行训练,就容易像上图一样,脚底往不同的角度翻开,而且在训练的过程中会不断晃动,极度不稳定。
力量和稳定性的传导,都是由下至上的。脚底不稳定,整个身体都不可能以稳定的、标准的姿势完成,例如影响膝盖晃动、重心前移、腰部代偿等问题,受伤风险也大大增加。
下肢的大部分动作都会存在这个问题,深蹲、硬拉、箭步蹲等需要“脚踏实地”的动作都需要足够的稳定性,尤其是蹲类动作对此要求很高。
所以专业的深蹲鞋,都非常厚重,鞋底很硬很硬,就像踩在石头上一样,一点儿弹性都没有,走几步会感觉很累。但深蹲时穿起来,会感觉非常非常稳固。
>
如果你不打算买过于专业的举重鞋,可以去找用于CrossFit的鞋子,很适合。鞋底较硬的各品牌板鞋、帆布鞋,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帆布鞋看起来很不专业,鞋底平稳得很。
二、核心如何收的更紧?
核心不收紧,身体就容易晃动,站不稳。
收紧核心大家都知道要收紧腹肌,但收紧了腹肌,好像还是站的不太稳。
这种情况,你可以尝试在收紧腹肌的同时,夹紧臀部。
>
这么夹就对了
包括站姿推举、站姿杠铃弯举这类容易晃动身体的动作,夹紧臀部,马上就会稳很多。
像平板支撑、俯卧撑这类需要躯干保持稳定的动作,也是需要夹紧臀部的。
三、关节是否要锁死?
如果不是在学习动作阶段,或者一些特定的训练方法(如力量举),普通的增肌训练不建议完全锁死关节。
锁死关节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关节超伸。
>
关节在超伸的状态下,承担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每次卧推到最高点,肘关节都“充分伸直”到往外拐,那疼痛离你也不远了。
就算没有超伸,在关节完全锁死的情况下,负重压力主要会由关节承受,而不是肌肉。对增肌而言,锁死关节时肌肉其实会得到短暂的“休息”,强度也会相应下降。
比较好的控制方式是,训练动作始终保持在肌肉的张力,尽可能地让所有压力都落在肌肉上。
>
在增肌训练中,如果这个动作你已经做的非常熟练了,并且重量不是非常大的情况下,可以开始使用“上不到顶,下不触底”的方式进行训练。
例如卧推不要完全伸直手臂,推到95%的位置就好,下方时不要完全触胸,到5%的位置就起来,或轻触一下马上起来,这样能让肌肉在做组全程都得不到任何休息,给肌肉施加的刺激的变相增多了。
四、训练节奏怎么控制?
新手刚练不就容易训练节奏混乱,具体表现就是卧推推着推着杠铃越来越歪,深蹲蹲着蹲着膝盖就开始往前怼了,反正动作全变形了,那就不安全了。
>
错误示范
我发现新手训练做组时,前几下还是可以做的很标准的,但心急,总是做的很快,不自觉中动作就变形很厉害了。
刚开始练,控制不好很正常,这个也是有小技巧可以去解决的。
和上一节的方式相反,对正在学习动作的新手而言,可以采取“上到顶、下到底”的方式进行训练,并且在顶部停顿2~3秒进行调整,目的也就是调整节奏。
>
正确示范
以卧推为例,从最高点开始,先撑着杠铃,吸气,下方杠铃,触胸推起。这个时候不要急着做第二下,不然你的动作就乱了,继续在最高点撑着,调整呼吸,重新吸气,握紧杠铃,开始缓慢下方,触胸,再推起。重复这个过程。
这样你就会发现,动作做得贼稳,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