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根据之前增肌期的训练计划修改过来的一篇增肌教程,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训练动作,希望能大家有帮助!
>
第一天(胸肌与肱三头肌)
动作1.杠铃平板卧推:5-6组每组8-12次(胸部无可争议的黄金动作,这个大重量多关节复合动作,对于增大维度至关重要。8-12次力竭的次数是增肌塑形的区间次数,建议大家要增加重量的话,一定要能推稳重量以及次数之后再加重。相比减脂期,增肌期的肌力和耐力会更好,5-6组可以充分刺激整个胸部,尤其是胸部中部。)
动作2.哑铃平板卧推:5-6组8-12次(哑铃平板卧推推荐大家记住两个八字。第一个八是指的哑铃运动轨迹,在动作底端大臂与小臂呈90度推起哑铃,推起时哑铃逐步靠拢,在动作的顶端哑铃几乎接触,轨迹就像一个八字。第二个八是指哑铃的握姿,常规的握法是拳眼相对,建议大家可以试试八字握法,即转动手腕使两个哑铃呈八字状,这样哑铃可以靠的更拢。两个八字的目的是让胸部内侧刺激比较好,而手腕压力也会减小)。
动作3.杠铃上斜卧推:4组每组8-12(杠铃上斜卧推,是对上胸整体厚度形态刺激相当充分的复合动作。)
动作4.哑铃上斜卧推:4组每组8-12(上一个动作杠铃上斜卧推,对整个上胸已经有了一个很好次刺激,这里我建议大家在做这个动作时候,把卧推凳调节至60度左右,这个角度对锁骨区域的上胸很有效。弊端是60度会对肩部三角肌造成一定压力,建议大家一定要沉肩,姿势规范,不要盲目采取特别大的重量,造成肩部受伤。)
动作5.蝴蝶机夹胸:3每组10-15次(因为前面四个动作已经消耗完了我们大部分的力量,所以这个时候可以选择组合器械来刺激一下我们薄弱区域-中缝,并让胸部持续充血。)
动作6.大飞鸟架推下胸:3组每组10-15次(这个动作将把手调至飞鸟架最上端,由上至下“推“下胸,可以塑造下胸的形态。)
动作7.杠铃颈后臂屈伸:4组8-12次(三头长头训练动作。)
动作8.拉力器正手直臂下压:4组每组8-12(三头外侧头动作,相比减脂期,增肌期增加了重量减少了次数,可以增加代谢压力,更好的增长维度。)
动作9.直杠反手下压:4组每组8-12(三头内侧头动作。)
第二天(背部与肱二头肌)
动作1. 正手杠铃划船:4组每组8-12次(背部宽度的复合动作,与减脂期相比把每一组调整到了8-12次力竭的常规增肌次数。)
动作2.反手杠铃划船:4组每组8-12次(背部厚度的复合动作。)
动作3.T杠划船:4组每组8-12次(增加背部厚度的动作,如果没有T杠划船机,可以用一个v字把手,套在奥杠上来代替T杠划船机。)
动作4.v字把高位下拉+宽距高位下拉:3组每组8-12次(上三个动作已经基本力竭,窄距和宽距的组合器械搭配可以使肌肉持续泵血。)
动作5.杠铃中距弯举:4每组6-12次(对二头整体刺激很好。)
动作6.哑铃托臂弯举:4每组6-12次(托臂使得身体无法借力,这是一个单手孤立刺激的动作。)
动作7.哑铃锤式弯举:4每组8-15次(肱肌训练动作。)
第三天(肩部与腹部)
动作1.杠铃推肩:4组每组8-12次(对于肩部中前束刺激很好。)
动作2.哑铃阿诺德推举:4组8-12次(相比于普通哑铃推肩,阿诺德推举更好的刺激了我们的前束,对比与杠铃推肩,角度更加灵活。)
动作3.站姿哑铃前平举+站姿哑铃侧平举:4组每组8-15次(前束中束的一个组合,站姿相比坐姿可以使用更大的重量。)
动作3.俯身提拉+飞鸟架外旋:3组每组8-15次(三角肌后束的动作组合,俯身提拉相比俯身飞鸟能适当增加一些重量,外旋的动作对于肩袖来说也能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
动作4.杠铃耸肩:3组每组8-12次(斜方肌的动作。)
动作5.绳索卷腹:3组每组6-20次(上腹部动作,可以采取逐渐增加负重的训练方法。)
动作6.悬垂举腿:3组每组6-20次(下腹训练动作)
动作7.杠铃转体:3组每组6-20次(腹外斜肌训练动作)
第四天(腿部臀部)
动作1.杠铃颈后深蹲:5每组8-12次(强化臀腿的动作。)
动作2.杠铃颈前深蹲:5组8-12次(相比颈后深蹲,颈前对于股四头肌刺激更好。)
动作3.屈腿硬拉:4组每组3-8次(对于臀腿力量要求很高。)
动作4.杠铃直腿硬拉:4组每组8-12次(膕绳肌刺激动作)
动作5.夹腿肌夹腿及外展的组合:3组10-12次(对于腿部内外侧肌群有很好帮助。)
动作6.小腿史密斯站姿及坐姿提踵:4组10-20次(坐姿对比目鱼肌比较好,站姿对于腓肠肌刺激比较好。)
第五天(有氧)
增肌期不建议做长时间和高频率有氧,一周1-2次足矣,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项目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比如跳绳、游泳、跑步、hiit等。
器械训练要点总结:
1.在增肌期训练中我们应当尽可能遵守”渐增反抗力训练“这个最基本的训练法则。即在训练中逐渐增加重量,肌肉会产生反抗力,不断加深刺激,从而达成增肌的目的。
2.增肌期虽然使用的重量相比减脂期更重,但离心和向心收缩同样很重要,要尽可能的控制好。
4.组间间歇可以适当增加,一般来说根据个人能力以及选择的重量,时间控制在40-90秒之间。
5.增肌期的训练应该以自由复合重量为主,对于肌肉维度增长和力量增长将起到决定性影响。
6.虽然增肌期的重量可以增加,但还是要选择可以驾驭的重量,减少受伤可能性。
这篇文章是基于最基本的常规动作进行的推荐,强度比较大,对于很多新手来说并不能完全驾驭,仅作参考,不一定要完全模仿,应根据个人能力合理减少训练强度以及自由组合搭配。希望大家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