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训练计划,其实上一篇的练完肌肉不酸痛,是不是白练了?里已经提及一些让训练持续进步的思路,但我觉得很多人还是没有头绪。
也就是当你上网搜增肌训练计划,基本都是这样的:
>
(百度随便搜的所谓的菲尔西斯训练计划)
你找到这样的计划,会给出训练动作、组数和次数,也许还会在某些动作上,标注一些超级组、递减组等训练技巧。
且不说你找到的这份训练计划,是否适合你目前的水平阶段。就算计划和你目前的水平是比较匹配的,比较适合的,那么你打算如何去「使用」这份计划?
渐进超负荷
像上面这样的计划,其实是不完整的。
我们知道肌肉增长的原理是渐进超负荷,为了适应更大的压力,身体才需要生长更多肌肉,去面对压力,这也是必须不断增加负重的原因。
那么上面这份计划,除了给出动作和组次这类基本训练信息外,请问如何通过这份计划达到渐进超负荷?
大部分人其实在训练中都没有考虑过这一点,觉得练不就得了,操起杠铃哑铃,使劲儿怼!照样出一身肌肉。
是的,有这种拼命精神的人,随便拿个现成的计划,进步效果都会能看得到。这类人每次训练,都会下意识地挑战自己:这次训练就是要比上次重一点,还差两下才推够12下,撑着喘两口气小歇十秒钟,也得拼命推上去。在这个拼命怼的过程中,其实已经不断地将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持续堆高了,训练本身已经达到了渐进超负荷,虽然训练者本人可能没意识到这一点。
而另一类人,就没那么拼了,甚至有点怕累。随便拿一个差不多的重量,完成训练计划里的动作和组次,身体感觉挺累了,就完事了。下次也不加重加量,继续用目前的强度去练。练了半年,咋就没进步。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状态,那这种训练计划无论你找到多少,都是难出效果的。
增肌的关键不在于计划本身,而在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提升。哪怕你只练深蹲这么一个动作,啥都不练,你从20kg一直蹲到100kg,你的大腿照样粗一圈,臀围照样长不少,甚至腰背都有看得见的变化。
关注变量
完整的训练计划应该怎么做?如果一项计划足够完整,那一定是针对个人的训练情况进行不断调整的。
但我们可以通过主动控制变量的方式,让我们的计划有效性更高一些。
首先,选择符合你当前水平的训练计划,随便找个计划模板没问题。
什么是符合你当前水平的?
大家都听过分化训练吧,就是各部位分开练的意思。分化程度越高的计划,适合水平越高的人;分化程度越低的计划,更适合刚入门的新手。
讲通俗点:胸肩背腿手臂这种五分化的训练,更适合经验丰富的训练者;每次练全身的不分化训练,更适合新手。还有什么双分化、三分化,在这里面挑选差不多符合你目前水平的就行了。
然后,给主项复合动作安排合理的变量规划,对非高级选手来说,直接用线性加重其实基本就搞定了。
我们以新手入门计划,举个具体的例子:
深蹲 3x8
卧推 3x6
高位下拉 3x10
杠铃划船 3X10
二头弯举或三头下压 2x8
这几个动作和整体训练量,可以作为新手入门适应训练的全身训练计划。一周2~3练,对初学者来说足够了。
这个计划也是不完整的,因为没有变量规划。如何安排变量规划?
深蹲,每周增加5kg的重量;
卧推 及 背部动作,每周增加2.5kg的重量;
手臂动作,每次增加2次,超过2x12次后,增加10%的重量,回到2x8。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变量规划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
变量规划的好处很明显,你能感受到自己每次都在进步,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也在不断增长。线性加重在新手阶段其实非常适用,你的力量会有明显的提升。
哪怕你是从空杆(20kg)开始做深蹲和卧推,一个月后,你也能用40kg深蹲和30kg的卧推顺利做组了,这对你之后开始分化训练,也有了基础的力量保障。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肌肉维度也会缓慢提升。
避开感觉
对已经有长时间训练经验的训练者来说,更应该安排变量规划。如果你能坚持健身一两年以上,想必在训练上还是有点拼的,不然没出成果也难以坚持下去。
一切都练的很好,肌肉在稳步增长,一天比一天更壮。直到遇到平台期。
平台期就玩儿蛋了,每天你都在尝试调整训练动作,尝试变换高级训练技巧,每次都很努力,但训练就是没有突破。
因为你的每次训练,都是凭的感觉。而感觉是不准的,今天状态好一点,多推了两下,明天熬了个夜,蹲少了十公斤。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具体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是多少,更别提渐进超负荷了。
而每当有人跟我说平台期突破不了,我都会建议他去试试力量举的5x5直线计划。
5x5直线计划简单写一下,大概就是:
训练日A
深蹲 5x5
卧推 5x5
划船 5x5
训练日B
深蹲 5x5
推举 5x5
硬拉 1x5
然后每周3练,训练日A、B、A、B循环。也可能有其他的变式,自己百度搜一下都有。
当然上面的计划是不完整的,完整的5x5直线计划,在动作和组次下面,其实还有非常多的注释说明,其中就包括了变量控制:
每次训练和上次相比,硬拉加5kg,其他动作加2.5kg。
做这个训练不用管这么多,使劲儿往上堆重量就是了,直到某一天重量卡住上不去了再说。
>
为什么适合突破平台期?你的训练状态,从主观感觉随便练,变成了按数据按规划强制线性加重了,力量当然首先就有突破。力量突破了,一般平台期也就差不多了,又开始能好好增肌一段时间了。
写这么多,希望你能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计划,是否足够的变化让肌肉变得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