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到自己的身体时,好像很少提及髋关节,一些常见的身体损伤也往往和髋关节无关。我们经常听说有人膝盖不好,跑步久了膝盖伤了,也有很多人总是腰疼,甚至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几乎没听说过谁髋有问题,影响了运动或生活。
其实,膝盖、腰椎的损伤,很多时候并不是膝盖或腰椎本身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不会使用髋关节造成的。人体是一条动力链,髋关节在这个动力链上占据着最核心的位置。如果没有掌握屈伸髋的动作模式,膝盖或腰椎就会承载过多的运动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学会屈髋应该是我们开始运动健身的第一课。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个极为重要却总被忽略的动作。
一、髋的重要性
1.正确发力,保护其他关节。
如上所说,人体是一条动力链,髋关节在这个动力链上占据着最核心的位置,连接着身体的上下两半部分。同时,髋关节也是人体最大最强壮的关节,它的主要由臀部肌肉驱动,臀部肌肉是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所以,它所能承受的运动负担也最大,安全性最高。很多人不会动用髋关节,总是用“弯腰”来代替“屈髋”,腰椎承力能力显然不如髋,所以日常搬运重物时就有伤腰的风险。同理,很多人下肢运动时只会蹬膝,时间久了膝盖就受伤了。所以,学会动用髋关节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
2.屈伸款是很多健身动作的基础
在很多复合性训练动作中,屈髋都是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必练动作硬拉和深蹲,硬拉本身就是以屈髋动作模式为核心的健身动作,深蹲是髋膝同动的动作。俯身划船等练上肢的动作虽然不主要练屈伸髋,但也要求在屈髋位完成。另外,壶铃摇摆、甩战绳等动作也都会涉及髋关节的运动。所以,如果做不好屈伸髋,大多数健身动作你做起来可能都是错的!
3.在专项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几乎所有竞技专项,只要涉及到下肢运动,就离不开髋关节的输出。这里特别说两个常见的:自由泳和自行车。
练习自由泳打腿时,教练一定会告诉你:大腿带动小腿。但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是最难做到的,他们好像只会摆动小腿,大腿到水里就不听使唤了。其实,大腿的摆动就是髋关节的作用,动用的肌肉主要是你最有力的臀大肌。然而,很多人在地上都不会动髋,更别说在水里了,所以这个“大腿带动小腿”的要求成了最难的一个技术细节。
再说说自行车。我们会发现稍微专业些的自行车,不论是山地车还是公路赛车,都会把座椅安得很高。在比赛中,正确的座椅位置正是足蹬在最低点时运动员的腿恰好蹬直,原因正是在这个角度运动员能充分展开髋关节,更多地发挥臀大肌的力量。如果座椅太低,髋的力量施展不出来,就只能蹬膝盖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骑久了摩拜单车会膝盖疼,因为共享单车座椅太矮,髋关节发不上力,都压在膝盖上了,个子越高的人,在共享单车上越容易膝盖不舒服。所以骑摩拜的话这里建议尽量选新款能调节座椅的,座椅越高,越保护膝盖。
4.对体态及塑形的帮助
对于长久不会动用髋关节的人来说,他们习惯的动作模式是“弯腰”,时间久了,上半身看起来就不那么挺拔了。而身体这条动力链又都是相互联系的,下背部总是弯,上背部也不会很直。对于半身来说,髋关节的不灵活,相关肌群长久缺乏运动,会引起肌力不平衡,进而造成骨盆位置的不正。学会正确的屈髋,再加上长久的训练和日常的保持,会逐渐改善体态问题。另外,前边说过,髋关节的驱动力来源于臀部肌肉。对于女性来说,长期不动用髋关节,臀部肌肉无力,屁股看起来就会扁扁的,没有线条。练好屈伸髋,也是臀部塑形的第一步。
二、什么是正确的屈髋
屈髋就是人体在自然直立的情况下,进行一个髋关节折叠的动作。如下——
>
大家看到,屈髋这个动作,只有髋关节有一个很大的折角,屈髋全程要保证上半身,尤其是腰背都是平直绷紧的状态。下半身小腿不动,大腿会向后走一点,导致膝关节处有一点角度变化。因为当你的髋角有个大的变化之后,上身前倾,为了重心稳定,防止向前倒下去,屁股必须往后走来平衡重心,所以会有一点屈膝。但我们要知道主要动的关节是髋,而不是膝。
看着很简单是不是?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看着简单做起来难的动作。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屈髋是新学员刚来时的基础课上学的第一个动作,然而有近一半同学无法根据指教练演示及口头指令完成这个动作,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技术来完成(下面会讲)。而能完成的那一半人,也有一部分在后面常规课里加上负重后,不能很好地保持并重复,需要教练密切关注指导,一段时间后才能稳定执行。其实就算是一个之前健身很久的老手,若没有特别注重过动作细节,也可能做不好屈髋。
三、常见的错误屈髋动作及原因
屈髋最突出的错误主要有两个——1.上半身无法保持直立,习惯性弯腰或含胸;2.下肢过多地屈膝。
第一个错误在日常中实在太常见了,所以在训练里也很容易体现出来。具体表现就是这样——
>
我们日常捡东西或提重物都是这样做的,所以让你在训练中挺直腰板,你也很难找到感觉。把屈髋中的折叠髋角做成弓腰,是最普遍的问题,造成损伤的风险也最高。
第二个错误是这样的——
>
屈髋角度很小,过多地用膝,屈髋做成了下蹲。
上面两种错误都是髋关节灵活性不足,动用其他关节代偿的现象。
造成这个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这里不画复杂的解剖图,简单说就是三个原因——
1.臀大肌无力。臀大肌是驱动髋关节的原动力,臀大肌无力肯定不能很好地用髋。
2.核心无力。核心负责躯干的稳定,上半身的姿态主要靠核心肌群控制,弓腰含胸主要是核心控制的问题。
3.大腿后侧紧张。大腿后侧的肌肉延展性,很大程度决定了屈髋的幅度。大腿后侧柔韧性不足,屈髋就更困难,也会自然而然地屈膝。
其实这三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我们日常的生活状态。当代人长期久坐少动,腰一直就是弯的,髋基本处于休眠状态,每天干的最重的活儿就是换桶矿泉水,弯腰拔起多舒服,久而久之,髋关节的本体感受就消失了,越来越僵硬,造成了上边的问题。当我们再重新开始运动,就发现髋关节不灵了,我们也没有特别在意,所以你跑步时候更多地用膝,膝盖伤了,到健身房做几个硬拉全压在腰上了,腰伤了……
四、如何练习正确的屈髋
上边说得挺吓人,其实屈髋也很好练,通过几个小技术就可以掌握。
1.找到屈髋的感觉
对于本体感受极差,髋关节毫无知觉的人,你首先要找到髋关节运动的感觉。
你可以想象你身后有一个人,你撅着屁股,想一下子用屁股的爆发力把他顶飞,这一瞬间,你就会找到屈髋启动的感觉。姑娘们可以让老公站在你屁股后面试试。
对于单身狗,可以在家里随意找一面墙,脚后跟距离墙的距离大概为你一足的长度。背挺直,让臀部向后走,去找墙。保持上半身完全挺直,膝盖角度变化尽可能小,这就是一个屈髋的动作。
>
你们会觉得当屁股触到墙的时候,你们的大腿后侧有一个很强的拉伸感,这就是屈髋的感觉。
2.让你的上半身挺直
如果你习惯性弯腰,那么你可以找一根长棍,比如家里的拖把把手,背到你的后背用手按住,让你的后脑勺、胸椎(就是上背部)和骶骨(即屁股上边)三点贴住杆,在棍子的辅助下做屈髋。如下图——
>
如果出现第四幅图的状态,说明你做错了。
我们放大看一下——
>
如果出现第四幅图的现象,你就需要重新来过,或者减小一些幅度,慢慢适应再加大。重点是后背一定要贴在杆子上,上半身像一块铁板!
3.控制你的膝盖
如果你的膝盖总是不自觉地屈太多,很简单,在膝盖前放一个障碍物,抵住膝盖以阻止向前走的趋势,如下图——
>
最后,还需要强调一个细节,就是屈髋时要收住下巴,头不能前伸或者仰头太多,头部要和身体平直。
按照上边的细节多加练习,很快你就能做出一个完美的屈髋拉。做好屈髋,你就可以继续尝试硬拉、深蹲、壶铃摇摆、杠铃划船等等健身动作啦,而且你会学得更快也更安全!
其实,健身从来不是越花哨越炫酷越好,决定你训练质量的,往往是这些最基础的动作模式,所以千万不要忽略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