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大家好
我是SHU
法学系毕业
却做了10年的职业经理人
现在又成为一名
国际顶级健身俱乐部的职业健身教练
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好动的人
小学5年级我就开始打篮球
可是在一次高中联赛对抗中
把膝盖前交叉韧带弄断了
于是不得不终止篮球运动
父亲那年送了我
人生第一对15斤的哑铃
所以高中我的二头肌
就比同龄人要发达
也许算是手臂赢在起跑线吧(笑)
进入社会工作后
那时候的健身热潮
还没有现在那么受欢迎
只是知道去健身房动一动
有一点肌肉就可以
对系统化的训练和相关知识
都基本比较浅
但这也是至少给我后面
迅速找到自己训练的定位
而奠定了基础
在当时有很多人都困惑
我为何会在职业上
做出突然的转型
这个还要从
我为何把健身当成生活习惯说起吧
在我还是坐在办公室上班那会
虽然一直衣食无忧
但人生总有跌宕起伏的时候
有一年我过得非常的不好
那时候因为一些个人问题
我喜欢去酒吧喝酒抽烟
于是渐渐染上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非常偶然的机会
去了一个健身俱乐部举办的
健身人士交流会
从此发现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男性荷尔蒙
除了雕刻线条的身体
还有黝黑的肤色
和现在一些很软泡的小男生路线相比
我觉得更能体现一个男人应有的气质
那次活动其实我是被震撼到的
当时身材及其一般的我下定决心
花三个月一个冬天的时间
让自己身体有一个很明显的改变
那3个月
我的体脂率从18下降到10%
隔年我考取了
国际四大认证的美国运动医学
所颁发的职业健身教练资格
和亚洲体适能健身教练
希望得到更加系统地训练
我真正体会到
健身训练从本质上
改变的不仅仅是身体的线条
还有精神层面的架构
那会我几乎每天
都要开1个小时的车去健身房练
去到健身房其实已经蛮累
会先躺在大堂的沙发小睡一会回血
然后就开干
那时的健身房凌晨12点才关门
我是那个被催着赶紧离开的会员
说实在还蛮辛苦的
但是当你看看身体一天天的变化
很多事情就根本变得很不重要
至于兴趣变成职业
其实跟我一向喜欢
“逆向行走”的个性有关吧
因为当时看到很多同行前辈走在我之前
虽然事业大多都还算ok
但是所谓的青春和健康都搭上
我不愿意活成别人的样子
所以我现在活成我自己喜欢的样子
经过一周的斟酌
我毅然离开了成熟的工作岗位
而投身于运动培训领域
中途遇到挫折其实还蛮多的
而运动损伤是训练人士最大的天敌
一开始错误的训练动作
如腰部的损伤
会至少停止训练一个月以上
一旦进入非正常的停练期
身体就会开始进入倒退状态
肌肉开始退化
线条开始模糊
那时候对于这种“非正常”停练期
其实有点惶恐的
对于一周5练的人
其实早已把举铁
列入每天的必做事项
一开始心理会有点不安
但其实健身本身
就是人生的一个过程
它能给你带来快乐
带来满足
同样偶尔也会带来不快乐
所以欣然接受之余
也发现其实健身不一定是要
发生在特定的一个场所
后来我接触了一些
身体的自重训练模式
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特定需求
也给大脑更多元化的
扩充了相关知识
所以对学员的授课也就更丰富了
自重训练的形式其实有很多种
例如我们熟知的瑜伽
就是自重训练的形式之一
而瑜伽在有力量的基础上
更追求平衡和柔韧性
还有近些年很流行的crossfit
在力量的基础上
更追求爆发力和身体联动性的训练
这里可以安利一些
基本的身体自重训练给初学者
例如街头训练的几个基本
也是很重要的项目
单杠引体向上,俯卧撑
双杠臂屈伸,徒手深蹲
髋曲类动作(如仰卧起坐,卷腹)
以上提到的项目
如果能持续练习
会是进入健身房之前的重要基石
身材变好之后
印象最深刻的事
就是整个人气场完全不一样
很多运动品牌
会找我帮他们拍广告宣传
(17年6月和林允一起参加的某活动)
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
国内知名的某运动app找了我
去录制了一个电视台的节目
那天普及了很多运动知识给观众
而主持人王维佳和冉莹颖
一直只认为我才二十几岁~~~
(其实我离40不远了)
目前由于每天的工作安排比较满
所以我给我自己的训练安排是
隔天一次关键部位的训练
这里可以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
训练安排
周二 :胸部训练
周四 : 腰背训练,以硬拉为主
周六 : 肩或者心肺训练
周日 : 腿部训练
中间间隔的一天
如果有空会做一些
以腹肌为主的核心训练
再叠加一次30分钟的有氧
如果特别忙或者没有状态
我都会休息不训练
并且我的训练比较偏向于
教学方面的自我实践
由于来找我上课的会员
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定是增肌
所以我更多的是全面发展
有时候会传统的肌力训练搭配爆发力
有时候用器械搭配自重训练
有时候会做更多的功能性训练
还有些会是产前产后的训练
每个阶段(一个月计划)都会做变化
而最近在做的是
一天大肌肉训练
一天休息的计划
饮食上我对自己还是比较宽松的。毕竟不是比赛选手,所以我并没有刻意去遵循比赛饮食的那套东西,反而是更贴近传统的饮食,遵循少糖少钠少油的第一原则即可。
需要避忌的东西没有很多,但是像珍珠奶茶这种绝对的垃圾食品我是不碰的,另外我也要补充一点,我曾经看过一些所谓的健身教练,时不时捧着珍珠奶茶之类的当日常饮料,我觉得那是在拉低,整个健身培训圈的平均线吧。
每年夏天,需要展示腹肌的机会会比较多,我会限定每周需要刷多少有氧燃烧卡路里,饮食方面会更注重于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不要让身体过多的能量富余即可。只有做到卡路里赤字,才能看到腹肌和让身体看起来更佳fit。
最满意的身体部位可以说是脸吗?
因为维持一定的运动量
会维持一定的体脂比
脸会看起来很立体
也显得更加精神年轻
绝对可以甩同龄人好几条马路
最不满意的是腿吧
因为之前就有提到的
高中就把交叉韧带弄断
也疏忽于手术后的练习
所以肌肉萎缩得比较厉害
后期通过系统训练
慢慢募集到神经
长了一些肌肉
不过离我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现在练腿已经没有像以前那么挣扎
每次练腿我都清空思绪
把自己当成健身的小白
从最基础的练起
心态放的很平稳
健身路上
切勿拔苗助长
否则会很伤身体
首先确立自己到底为什么健身
只有定下一个明确的方向
才能练好身体
很多人对于肌肉-运动-健康
都不是很了解
有很多人不管男女
对肌肉都是抗拒的
其实我们人只要是活着的
所有行为都是通过运动来实现的
而实现一次动作靠的就是肌肉
肌肉在30岁之后会开始慢慢退化
所以如果不做定量的肌肉练习
不管是增肌
或者肌肉的功能性训练
肌肉就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
所以我们能看到
不运动的老人
为何会很易摔倒且骨折
或者驼背等生理现象
其实都跟肌肉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
我经常会被问到怎么减肥
或者为何坚持跑步三个月后
不跑步就会急速反弹等问题
这里也借助这次机会认真回答一次
人体的肥胖是跟脂肪堆积的体现,脂肪则是摄入能量富余的产物。而构成我们人体体重的除了定量的脂肪,还有影响我们行动能力的肌肉。肌肉越高,基础代谢越好,我们每天摄入的食品,由于良好的代谢而被身体所消耗,不是转换成能量被用掉,就是转换成营养供肌肉生长。
跑步流汗,虽然是比较立竿见影的减肥形式,消耗了定量的脂肪,当然还有水分的流失,最重要的一点,肌肉也被消耗。所以不跑步的时候,被消耗的肌肉不会回来,代谢比以前差了,能量富余变多,那涨肥肉的速度当然就快了。
SHU
不管是健身的菜鸟
还是已经开始入门些年的非专业人员
最好先确立一个良好的健身观
老老实实先从基本的东西学起
在日常的健身过程中
会结交到很多良师益友
多和他们沟通
不仅能学习到知识
还能让自己更了解自己
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想进一步了解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