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时你在想什么?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日常生活中的多数时候,我们的思想是散乱的,出神、发愣、走思是非常普遍的状况,这些情况同样也会发生在长跑的过程中。对于慢跑健身,几乎没什么人会关注跑步时脑袋里到底该想什么,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步伐、呼吸、配速控制和应付身体的运动反应上了。慢跑时到底都在想什么,或者应该想什么呢?
新手慢跑的情况:我想停下来歇一会儿。
规律跑步时间不到一年,每周跑步次数只有1至2次,以及刚开始参加慢跑的人,都可以归入新手。由于体能、心肺等各方面能力较弱,实际跑动过程中,急促的呼吸、快速的心跳、肺部的灼烧感、双腿的乏力、口干舌燥等一系列激烈的身体,会让新手应接不暇、穷于应付,根本无法顾及脑袋里想什么。如果说有什么在想,那多半是:我想停下来歇一会儿。随着跑步水平和体能的提高,运动时的身体反应不再让人感到非常不适,就会进入下一个“有所思”的阶段了。
有一定跑步体能的人:关注呼吸、步伐或是路边的风景
在积累了数百公里的跑量后,慢跑者身体已经适应了各种运动反应。为了提高慢跑水平,有不少人会阅读和学习各种跑步时呼吸、步伐、技术要领的知识,比如要将注意力关注在姿势的正确性上,是否摆臂自然、脚步的落点是否更接近身体的垂直中心线、是否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等。似乎思想上的这种关注,可以有助于提升跑步水平。但许多人看了网上各种各样的跑步技术要领后,不知道怎么跑了,最让人纠缠不休的例子就是“跑步时是脚尖、脚掌还是脚跟落地”。而在实际的跑动过程中,特别是跑步经验尚不丰富的人,如果试图将注意力放在跑动姿势是否正确、呼吸是否N步一呼N步一吸上,同样更容易乱了方寸。你会发现本来跑动时自然发生的摆臂、呼吸、交替迈腿,被搞得一团糟。
某研究机构针对30公里跑步效率的测试发现,跑动时思想上关注呼吸和体姿,跑步效率最低,而注意力倾向于关注身体感受、防止意外,甚至观赏风景这种和跑步不相关的事情时,跑步效率最高。
到底慢跑时该怎么想呢?
没有统一的规范。御行君访问了一些累积跑量已经达到1000至3000公里的跑友,归纳他们的建议有2条,供诸位看官参考吧?
(1)刚开始慢跑的新手,建议在跑步时打开跑步App中的语音指导,在跑动过程中随着语音提示调整自己的姿势、呼吸和节奏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跑步姿势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2)有了一定跑步经验和体能的人,如果不是准备参加什么比赛或马拉松,完全可以在跑动过程中欣赏沿途的风景、听听音乐,注意户外跑时的交通安全就可以了,充分享受慢跑的乐趣。
我等凡人,慢跑的目是放松身体、释放压力、获得健康,何必在跑步时放弃沿途的美景,反而抓住沉重的呼吸不放!御行君其实很感兴趣,你在跑步时到底会想什么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