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很多人都已经做好
发福过冬的准备了,
每天想的最多的3个问题就是,
早上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
甚至明星也是如此。
前段时间,尼坤变胖又上了微博热搜。
圆圆的脸庞,宽宽的下巴,
底下网友也纷纷吐槽
小哥都“胖成沈腾”了。
其实,冬天发福也是正常的。
这个季节,很多人只想
待在被窝里,与手机作伴,
工作学习,疲倦困乏;
运动,更是打不起精神。
每当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来瓶
能量饮料振奋精神。
“渴了喝XX,困了累了更要喝XX”,
能量饮料真有那么神奇吗?
今天,小编就带你扒扒
能量饮料的那些事。
到底什么是能量饮料呢?
能量饮料(energy drink)
是指不含酒精,但含有咖啡因、
维生素以及牛磺酸、人参、瓜拉纳等
“功能成分”的饮料。
常见的红牛、魔爪、东鹏特饮等,
都属于能量饮料。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最早的能量饮料,
起源于1962年的日本,
当时为了能够让员工在夜里
也能清醒高效的工作,
TaiSho 制药公司发布了
Lipovitan D 饮料。
(感觉有点周扒皮啊哈哈)
这款饮料里就加入了
现在市面上的多数功能饮料
都包含的成分——牛磺酸。
能量饮料、运动饮料有啥不同?
很多人都以为能量饮料和
运动饮料具有相同功效,
所以不管是工作困了,
还是运动累了,
顺手拿起一瓶就开喝了。
其实并非如此!
能量饮料是以补充人体所需能量
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用途饮料。
其中含有大量的糖类、咖啡因
牛磺酸、维生素等物质,
对提神有一定功效。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而运动饮料则是为了补充运动时
造成的体液流失,
故而除糖分外,还含有矿物质、电解质。
两者相比较,能量饮料还有
提神醒脑的功效,
而运动饮料一般不具有咖啡因等提神物质。
能量饮料有啥神奇成分?
能量饮料的广告语五花八门,
不管是“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
还是“你的能量超出你想象”,
都给人一种喝完立马变身的感觉。
所以能量到底包含了
哪些神奇成分呢?
这些成分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
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兴奋剂,
也是能量饮料中的主要推手。
普遍存在于茶叶、咖啡、
可可等各种食品当中,
具有兴奋心脏、骨骼肌和中枢神经系统,
抗氧化,舒张血管等生理作用。
研究表明,适量的咖啡因
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振奋精神,
提高注意、缓解精神疲劳。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对于运动健身人士而言,
咖啡因还能提高代谢水平,
增强运动能力。
一项针对自行车运动员的研究表明:
咖啡因组的运动能力
比对照组高7.4%,比服糖组高5.3%。
图片来源:suppversity.com
而且咖啡因还能减轻大强度运动
引发的肌肉不适感和疼痛感,
在高耐力强度项目中更是如此。
牛磺酸
牛磺酸,又名牛胆碱、牛胆素,
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氨基酸,
以游离的形式普遍存在于
人体内各种组织中。
牛磺酸作为机体正常存在的物质,
除了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外,
还有增强心脏收缩力、
抗氧化、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
牛磺酸广泛分布于动物组织细胞内,
海生动物含量尤为丰富,
牛磺酸的最佳膳食来源是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鱼贝类、蛋肉类、及奶制品,
都是推荐的牛磺酸来源。
维生素B族
维生素B族广泛参与体内
营养物质的代谢、能量的产生
并能将能量饮料中的糖分转化成热量。
常见的维生素B族主要存在
坚果类、蛋奶类、动物肝脏、
瘦肉、鱼类等。
糖分
常见的能量饮料,
为了能迅速补充能量,恢复体力。
往往含有一定的糖分。
一瓶250毫升的红牛饮料
含糖量约27.5克。
基本上,一瓶饮料中的糖
就足够一天的标准了。
图片来源:skinnychips.org
关于能量饮料的常见误区
经常熬夜可以多喝吗?
能量饮料的起源,
是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直到今天,能量饮料也仍是
很多熬夜党的最爱。
能量饮料中含有大量咖啡因,
确实能帮助提神醒脑。
但是过量饮用,则可能产生
焦虑、失眠、刺激胃肠、
肌肉痉挛、心神不宁等症状。
图片来源:pexels.com
根据2010年的一项研究,
一天喝3瓶以上能量饮料的军人,
比一天喝2瓶以下能量饮的军人,
平均每晚更可能失眠4小时以下。
所以确实需要提神的加班党,
可以偶尔适度饮用,
但要注意控制咖啡因的摄入量。
减肥人士可以常喝吗?
很多运动减肥的小伙伴,
为了体力更充沛,
也会投入能量饮料的怀抱,
还没迈进健身房,
就咕咚咕咚两瓶饮料下肚了。
对此我只能表示呵呵了。
虽然能量饮料,听起来似乎与运动更搭。
但是其中所含大量糖分,
却对健身减肥人士并不友好。
如上所述,一瓶250毫升的红牛饮料
含糖量约27.5克。
还没开跑就喝下2瓶的小伙伴,
前半小时的跑步,算是白跑了。
如果确实需要补充咖啡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