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运动场所,我们常看到人们不吝惜花几十元钱打一小时球,却很少有人有意识地花几元钱喝一瓶运动饮料,最多喝一瓶矿泉水。结果一场运动下来,浑身疼痛,到第二天还不能恢复。这样的健身运动实际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一个人运动时,物质消耗会大大增加,消耗量最大的是糖、水和电解质。糖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水和电解质会从汗液中快速丢失。对这三类物质必须进行适时和适量的补充,才能保证运动的效果,加快运动后身体的恢复,从而真正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
运动中会大量出汗。即使冬季在室内运动1小时,出汗量也高达1公斤。在炎热的环境下运动2小时,人体的失水量可以高达4公斤以上。对于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来说,1公斤就是体重的2%。失水超过体重的2%,运动能力就开始下降,健身运动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与普通饮料不同,运动饮料是根据运动需要,同时将补水、补糖与补盐结合起来,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运动时丢失的营养,起到保持、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科学配方的运动饮料必需含有一定量的糖,如果用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做原料,一般采用6%的糖浓度,这对加快体液的恢复,提供能量是一个最佳浓度。任何高于6%的糖浓度将会减慢吸收,导致饮料滞留于胃肠道。这就是为什么含有8%或更高浓度糖的饮料(如有些果汁和汽水)不适合运动时饮用的原因。
目前最好的运动饮料以低聚糖为主,低聚糖的分子比葡萄糖和果糖大3~10倍,比蔗糖大1~5倍。它的优点包括提供能量多、甜度低、不黏口咽等,有利于补充血糖,使大脑和肌肉在运动时不断吸收糖,从而提高耐力,延缓疲劳并加速运动后的恢复。
运动出汗导致钾、钠等电解质大量丢失,从而引起身体乏力,甚至抽筋,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而饮料中的钠、钾离子不仅有助于补充汗液中丢失的钠、钾,还有助于血液容量的保持,使机体得到更充足的水分。如果饮料中的电解质含量太低,则起不到补充的效果;若太高,又会引起胃肠的不适,并使饮料中的水分不能有效被机体吸收。
运动饮料中电解质的含量并不高,但是它们在运动人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体液的酸碱平衡、肌肉的收缩和神经冲动的传导都离不开电解质。除此以外,饮料中的电解质可以增进饮料的口感,刺激人体喝水的欲望,这一点对于从事运动的人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体在运动时食欲是受到抑制的。人体大量的电解质需要可以在膳食中得以补充,运动饮料中更多地注重钠、钾的添加,有的饮料的配方中对钙、镁也有一定的要求。
运动饮料还会考虑增加运动中高需求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可以促进能量生成;维生素c则用以清除自由基,减少其对机体的伤害,延缓疲劳的发生;适量的牛磺酸和肌醇,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防止蛋白质的分解,调节新陈代谢,加速疲劳的消除等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