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完成一项脑力活动后会感觉非常饿,疲惫,有食欲的冲动。那是不是说大脑运动能够消耗热量,也能减肥呢?
人们就“高强度用脑能否在一天消耗3块小面包的热量”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接着便演化成以下问题讨论:
高强度用脑(比如深度学习)和跑步等肌肉运动有没有可比性?
常识告诉我们这基本不是一个数量级。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进行强度较高的脑力劳动时,会觉得饿?且长年累月下来好像还有点减肥效果?
脑力劳动者须知
大脑的消耗
一天=一个鸡腿
大脑什么都不想的时候是个‘用饭大户’。而早在10多年前,New York Times 的记者就追着问代谢方面的专家问:我这么努力每天写作,会变瘦吗?其实他问的是:思考会燃烧卡路里吗(正经脸)。
不要小瞧这区区260大卡,大脑是人体内重量只占2%的器官,人类的大脑大概只有1.3kg,但是它消耗掉了20%的能量,可以说是非常amazing了。
额外
的脑力消耗
可能比不上一片薯片
让我们进入脑力消耗的本质来回答这个问题。目前所知,大脑的主要活动是神经元通过电子运动传递信号,以及维持神经元的膜电位(不断泵出钠离子,把钾离子泵入胞内,维持外+内-),同时消耗能量。
维持膜电位的示意图,图片来源Wiki
试验一
一份诺林伯利亚大学的研究显示,做了一系列语言和数学题后的受试者的血糖,比机械化地按电脑按键的人水平下降得快得多。在同一个测试中,如果受试者喝了含糖饮料,他们的做题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试验二
在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测试题则是让受试者读出准确的字或字体的颜色,‘红’或者‘蓝’,但忽略字本身的颜色,或字本身。而需要读出蓝色的‘红’字的受试者也一样出现了血糖降低的反应,只需要读出红色的‘红’字的人则相反。
研究者因此总结到:大脑在做越复杂,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时会消耗更多的糖。而这和任务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受试者的感受到的任务的复杂程度有关。
更丧的还在后面。
大脑累了会让你吃更多
别‘想’了,想痩还要动起来
大脑是狡猾的。
- 它的能量来源单一,所以更容易只在基础消耗范围附近做‘运动’
- 一旦让大脑过劳,会让人不自觉地想去吃进更多的食物。
只是维持大脑运转就已经需要消耗人体20%的能量,所以在人体器官中,大脑拒绝做更多的热量消耗,它的额外运动可真比不上肌肉、四肢消耗热量的能力。
哈佛医学院:体重在125磅(约56公斤)的人,各项运动过程中消耗的卡路里数(点击可查看大图)
这下明白了,大脑的过度使用往往是在主观上,造成了一种“疲惫”的感受,但实际上它并不会动用身体中更为可观的能量储备。相反,还会因为这种心理压力,让你对甜的、高脂的、咸的食物有爆棚的需求。()
多说一句,我们的大脑并不在真空中运行,如果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烧脑状态,也可能同时伴随有失眠、气短、心率加快、食欲不振,从而影响人体代谢。但摸着你的良心问一问,你真的会每天以心率加快的状态思考吗?
总结一下本文主要内容:
你是没办法靠想,消耗掉那袋薯片的。
想要起到增加消耗的效果,还是得迈开腿。
千万可别:
责任编辑: